2024年以來,隨著比亞迪和長城等中國品牌在巴西市場影響力迅速擴張,中國電動汽車正對巴西本土汽車產業構成重大威脅。憑藉具競爭力的價格和先進技術,中國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進入正給當地汽車製造商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中國汽車對巴西汽車行業的威脅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進口量顯著增加,特別是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其次,比亞迪和長城等中國品牌已在巴西建立生產基地,計劃從2025年開始本地化生產電動汽車;第三,中國製造商採取積極的定價策略,通常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成功吸引巴西消費者;此外,中國車企在尖端技術上的投資使其產品在功能和系統上能與傳統品牌競爭。中國政府通過補貼和政策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中國車企的國際競爭力。
面對這一挑戰,巴西汽車業正積極尋求應對策略,包括與外國企業合作、自主開發技術,同時向政府施壓尋求保護措施,如提高進口關稅和鼓勵國內製造商投資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生產。
巴西工商服務發展部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向巴西出口6.26萬輛電動汽車,佔巴西電動汽車進口總量的91.4%。2025年初至今,電動汽車總銷量已達11.10萬輛,中國品牌持續保持市場主導地位。
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市場的快速擴張引發了激烈競爭。巴西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將取決於本土製造商適應新形勢的能力,以及能否提供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具競爭力產品,無論是通過保護主義措施、技術投資還是尋求戰略合作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