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副院長暨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近日發出警告,指出國內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明顯增加。這種被稱為「食人菌」或「嗜肉菌」的細菌不僅引起咽喉炎、猩紅熱等輕症,上週更有一名8歲學童因感染而發展為嚴重的「毒性休克症候群」,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
邱政洵醫師表示:「一個門診就可以看到2~3名猩紅熱的病人!」他指出,過去兩週臨床觀察到許多A型鏈球菌感染案例,上週還發現一名侵襲性感染的重症個案,證實社區內確實存在A型鏈球菌流行現象。
這名重症患者是一位約8歲的男童,初期出現發燒和肌肉疼痛等症狀,但不到兩天就全身出疹、血壓下降,出現毒性休克症候群。孩子被緊急送往急診並收治到加護病房,確診為A型鏈球菌感染後,醫療團隊立即給予抗生素、輸液、升壓劑及免疫球蛋白等治療,才使病情逐漸穩定。
邱政洵解釋,A型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國小至高中學生是主要感染群體。常見症狀包括喉嚨痛和發燒等咽喉炎表現,若伴隨皮膚出疹和草莓舌等症狀則為猩紅熱。少數情況下可能發展為侵襲性感染、毒性休克症候群或壞死性筋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長庚醫院持續監測和檢驗A型鏈球菌。邱政洵分析指出,2024年前國內主要流行M12型菌株,而較易導致重症的是M1型。英國2016年曾檢出M1UK菌株,造成多起嚴重感染。雖然這種菌株在台灣不常見,但已有監測到蹤跡,必須提高警覺。
值得注意的是,猩紅熱過去多在春季或春夏之交流行,但今年即使進入炎熱夏季,個案數量仍然非常多,與往年流行模式不同。邱政洵分析,可能是因為學童夏季仍有許多活動,與他人接觸頻率高所致。他建議民眾應保持正確洗手習慣,並考慮在人多場所佩戴口罩,以防範A型鏈球菌及當前流行的新冠、腺病毒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