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學研究顯示,透過溫和的電刺激技術可有效提升人類的數學計算能力。根據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的研究報告,這種無痛電刺激方法不僅揭示了數學能力背後的大腦機制,更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學習改善方法。
英國莎麗大學神經科學家柯恩.卡多希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以72位牛津大學學生為對象,透過腦部掃描測量三個關鍵腦區的連結性。研究發現,大腦中負責執行功能的背外側前額葉皮質與處理記憶的後頂葉皮質區之間連結越強,計算表現就越好。
當研究人員對受試者進行「經顱隨機訊號電刺激」時,數學表現較差的受試者成績顯著提升,改善幅度達25%至29%。這種刺激是透過配有電極的帽子對大腦進行無痛刺激,其效果主要來自於增強神經元的興奮性,並與抑制神經元活動的GABA神經傳遞物質產生互動,有效彌補部分受試者較弱的神經連接。
值得注意的是,電刺激後,原本表現較差的受試者不僅追上了天生大腦構造較佳的人,甚至表現更為出色。然而,對於本就表現優異的受試者,這種刺激並未帶來額外效益。
柯恩.卡多希教授表示:「有些人在特定領域學習上遇到困難,如果我們能協助他們的大腦發揮潛力,就能為他們開啟更多機會。」他同時強調,這類技術應在專業實驗室環境中進行,民眾切勿在家中嘗試。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現最終可能有助於縮小認知差距,促進智力更加公平的社會發展。若此研究能在實驗室外取得成功,將能幫助學習困難者實現抱負,讓原本遙不可及的機會變得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