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刺激消費並緩解銀行業淨息差壓力,中國各大銀行自5月20日起陸續下調存款利率,部分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已接近零,引發民眾對未來可能進入負利率時代的擔憂。
據《觀察者網》報導,繼5月20日六家國有銀行及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七家銀行隨即跟進,下調幅度在5至25個基點之間。調整後,多家銀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而定期存款利率也普遍下調。
此次調整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降至0.95%。而其他七家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則維持在1.15%。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考慮到活期存款佔比34.5%,此次調整將使整體存款利率下調0.11至0.13個百分點,基本能夠抵消貸款利率下行對銀行收益的影響,有助於穩定銀行淨息差。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43%,已創歷史新低,且明顯低於1.8%的警戒水平。
對於存款利率持續下降,中國網友紛紛表達憂慮,有人擔心「如果利率接近零還是無法刺激消費,是否會進入負利率時代」,也有人質疑「既無法提高工資收入,也不能提高存款理財收入,如何期望民眾提高消費水平」。還有評論指出,這可能意味著貨幣寬鬆政策效果有限,難以產生有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