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市場21日再度遭遇大規模拋售,主要受到川普政府可能通過的高赤字預算以及20年期新債拍賣反應冷淡等因素影響。各期限債券殖利率全面上揚,美元指數則持續走低,引發市場對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功能減弱的擔憂。
受川普政府預算可能導致的高額赤字及財政狀況惡化影響,加上穆迪(Moody's)上週調降美國信用評等,投資人紛紛拋售美債。30年期長債殖利率飆升至5.098%,創2023年10月以來新高;20年期長債殖利率也突破5%,達到5.127%。作為美國消費借貸基準的10年期國債殖利率全天維持在4.5%以上,最高觸及4.607%,這將直接影響美國民眾的房貸、車貸與信用卡利率。
分析指出,川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年度預算因減稅政策且未明顯削減支出,可能進一步惡化國家赤字,成為此波拋售潮的主要原因。市場傳出共和黨議員可能通過減稅版預算的消息後,美債拋售加劇。此外,財政部拍賣的160億美元20年期新債需求不佳,進一步拖累債券價格。
投資研究機構CFRA首席投資長史托瓦爾(Sam Stovall)在CNBC表示,當前問題在於稅收狀況。在利息未見改變的情況下增加舉債,使減少財政支出的效果大打折扣,這是10年期國債殖利率飆升的主因,投資人擔憂美國政府在控制通膨與管理債務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債作為全球各國外匯儲備和金融機構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面臨持有國如中國與日本減持的壓力。川普先前宣布對全球課徵對等關稅的政策雖已決定延緩執行,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仍未消散,5月曾短暫回穩的美元指數21日再度下滑,全日交易低於100基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