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心理學家提倡「內在富裕」:突破舒適圈,活出無悔人生

2025-05-18 05:15  撰稿 / AI

心理學家大石繁宏提出嶄新觀點,認為單純追求「幸福」與「意義」可能讓人陷入舒適圈,最終導致人生充滿遺憾。他提倡「內在富裕」的概念,強調真正圓滿的人生來自於不斷探索、擁抱挑戰與冒險,累積獨特經驗與故事。

這位國際知名心理學家指出,傳統對「美好人生」的定義多著重於穩定、安適、目的、快樂及意義。然而,他的研究發現,這種追求往往讓人停留在舒適圈內,失去探索新事物的勇氣。大石的研究顯示:「人常為做過的事後悔,但隨著時間推移,人更會為未曾嘗試的事感到遺憾。當我們擁有越多有趣的經驗和故事,內在就越富裕。」

在其著作《內在富裕》中,大石強調內在富裕不是與他人比較,而是讓自己的生命故事變得獨一無二。「重要的不僅是目的地,更包含了過程,從新體驗和新知識中找到價值,能讓我們過上一個較少遺憾的人生。」

為達到「內在富裕」,大石提出幾項具體方法:

首先,在工作上保持玩心。他以大谷翔平為例,當球季表現不理想時,大谷曾在揮棒落空後幽默地為球棒進行「心肺復甦」,用幽默感面對低潮。研究也顯示,在專精一領域前先探索多領域的人,雖然達到巔峰時間較晚,但成就更高,且較不易產生倦怠。

其次,在生活中保持即興與探索精神。研究指出「即興活動」不僅能凝聚團隊向心力,也能創造印象深刻的回憶。雖然人們普遍喜歡「變化」的概念,但實際上常選擇熟悉的事物,若能克服這種心理偏誤,擁抱探索的樂趣,將能收穫創造力與新經驗帶來的智慧。

此外,大石鼓勵親手製作與體驗。他認為把例行性工作外包可增加幸福感,但將有挑戰性的事情外包則會減損內在富裕。他建議在找人代勞前自問:「如果自己動手,會不會因此多個有趣的故事可說?」

最後,他推薦進入書本、電影、藝術的多元世界。要達到內在富裕的藝文體驗需具備三項條件:能讓你專注到進入其中世界、能讓你難忘到留在記憶裡、具備某種複雜性最終改變你的觀點。

《內在富裕》新書上市後獲得多位心理學家、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演講引熱烈歡迎 將於諾丁罕丘推廣台灣觀光

前總統蔡英文17日在倫敦政經學院(LSE)演講,引發校園

2025-05-18 11:00

國中會考寫作測驗創新:倉鼠聯想題引發思辨能力訓練

2025年國中教育會考於5月17、18日舉行,國文寫作測

2025-05-18 10:40

國中會考自然科:圖表題增多,考驗學生觀念解析能力

2025年國中會考自然科考試今日舉行,台中考生反映今年試

2025-05-18 10:35

世壯運混亂引發爭議 高雄呼籲運動部設址南遷

近日台北世壯運的連續出包引發各界關注,臉書粉專「高雄好過

2025-05-18 10:30

65歲男性登山客合歡北峰摔傷手部 救援團隊成功協助下山

一名65歲男性登山客於昨日(17日)在合歡北峰1.1公里

2025-05-18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