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2025年5月16日--蘇伊士攜手合作夥伴中鼎集團和宏華,今天在新竹市舉行台灣首座大型市政逆滲透海水淡化廠動土儀式。現場吸引超過200位嘉賓參與,並獲行政院長、經濟部長以及新竹市市長等政要出席,共同見證這項重要工程啓動,為提升該地區居民和企業供水穩定性邁出關鍵一步。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恆業表示:「憑藉集團在全球設計、建造和營運260餘座海水淡化廠積累的60多年經驗,蘇伊士為市政和工業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先進海水淡化解決方案。今天的動工儀式不僅標誌著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更體現了合作夥伴之間的深度互信與契約精神。我們竭誠合作,致力於提供兼具可持續性與韌性的水務解決方案,助力台灣永續發展並提升氣候適應能力。」推動區域韌性發展的標誌性公私營合作(PPP)項目新竹海水淡化廠是台灣水利署首次與國際海水淡化解決方案營運商的合作項目,彰顯了公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在建設韌性基礎設施中的重要作用。此項合作進一步拓展了蘇伊士集團橫跨澳大利亞、中東、歐洲及東南亞的全球海水淡化業務版圖,鞏固了集團在可持續水務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地位。該項目是政府「科技造水」政策指標工程。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工程團隊與主管機關密切高效協作,確立了先進的工程方案,為後續32個月的嚴格施工周期奠定了扎實基礎。建設完成後,將進行為期12個月的性能驗證,確保在進入15年營運維護階段前完全符合標準並具備可靠運行能力。项目计划2028年竣工,这一严谨的时间安排充分体现了各方确保工程持續實施、按期推进的堅定承諾。創新海水淡化技術提升供水安全新竹水源依賴降雨和水庫蓄水,因氣候變化加劇和天氣模式改變而日益承壓。這座采用逆滲透技術和蘇伊士先進工藝的海水淡化廠,是台灣强化區域供水韌性的戰略舉措,亦能滿足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該項目日產水量達10萬噸優質飲用水,服務約160萬居民以及工業用戶。項目合同總額為新台幣177億元(約5.08億歐元),並應用多項可持續設計方案,包括高效節能的工藝、緊湊的設計布局、太陽能集成系統,以及引入先進的管線清除系統進行海上管道清洗,最大程度降低環境影響。蘇伊士將其全球領先的海水淡化技術引入新竹項目,充分展現集團透過創新技術應對全球水資源短缺的核心能力。其國際標杆項目包括澳大利亞、巴林、斯里蘭卡的海淡項目,以及近期為全球化工巨頭萬華化學集團建成的海水淡化廠。蘇伊士持續擴展全球版圖,發展中項目包括為約旦建造服務300萬人口的全球第二大反滲透海水淡化廠、菲律賓伊洛伊洛市在建該國最大規模的海水淡化設施,以及義大利南部的普利亞項目。新竹海淡廠3D模擬示意圖。廠區設計結合海岸景觀,成為節能低碳的濱海休憩公園。由蘇伊士與中鼎集團及宏華集團合作設計、建造及營運的新竹市大型海水逆滲透淡化廠正式動工。關於蘇伊士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160多年來,蘇伊士集團一直致力於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服務,並憑藉其創新且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水務和固廢服務。集團在40個國家的4萬名員工積極與客戶攜手合作,為他們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週期創造價值,並推動其低碳轉型。2024年,蘇伊士集團為全球6,800萬人生產飲用水,為4,400萬人提供環衛服務;通過污水和固廢處理轉化生產8太瓦時的能源。2024年蘇伊士集團的營收為92億歐元。更多資訊請流覽官網:www.suez.com或關注X和領英@SUEZ。蘇伊士約70年前進入亞洲市場,起步於東南亞。蘇伊士在亞洲有逾6,500名員工,已建成超過600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集團與各地夥伴合作為逾2,500萬人和23個工業園區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
新竹 2025年5月16日 -- 蘇伊士攜手合作夥伴中鼎集團和宏華,今天在新竹市舉行台灣首座大型市政逆滲透海水淡化廠動土儀式。現場吸引超過200位嘉賓參與,並獲行政院長、經濟部長以及新竹市市長等政要出席,共同見證這項重要工程啓動,為提升該地區居民和企業供水穩定性邁出關鍵一步。
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恆業表示: 「憑藉集團在全球設計、建造和營運 260 餘座海水淡化廠積累的 60 多年經驗,蘇伊士為市政和工業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先進海水淡化解決方案。今天的動工儀式不僅標誌著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更體現了合作夥伴之間的深度互信與契約精神。我們竭誠合作,致力於提供兼具可持續性與韌性的水務解決方案,助力台灣永續發展並提升氣候適應能力。」
推動區域韌性發展的標誌性公私營合作( PPP )項目

逆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基本知識:逆滲透是一種利用半透膜在高壓作用下將海水中的鹽分分離出來的技術。它是目前全球海水淡化主流技術,相比於傳統的蒸餾法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逆滲透過程中,海水被加壓通過特殊設計的半透膜,水分子通過而鹽分和其他雜質被阻擋,從而產生淡水。
全球水資源挑戰與海水淡化發展:根據聯合國數據,全球約有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了這一挑戰,使得非常規水源如海水淡化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全球約有18,000座海水淡化廠,每天產能超過9,500萬立方米淡水,主要分布在中東、北非、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
海水淡化的環境考量:海水淡化過程面臨兩大環境挑戰——能源消耗和濃鹽水排放。最新技術已將能耗降至約3-4千瓦時/立方米,比早期技術節能50%以上。濃鹽水處理方面,先進的稀釋技術和擴散器設計可以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整合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是提高海水淡化可持續性的重要方向。
台灣水資源情況:台灣年均降雨量約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因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有限,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5。加上季節性降雨分布不均(5-10月雨季佔全年降雨量約78%),使得水資源管理面臨挑戰。特別是新竹地區,作為台灣重要的科技產業基地,半導體製造等高科技產業對穩定優質水源有極高需求。
公私合作夥伴關係(PPP)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角色:PPP模式在全球水務基礎設施建設中日益普及,它結合了公共部門的監管與私營企業的專業技術和效率。這種模式通常能更好地分擔風險、提高項目效率並引入創新技術。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90年至2022年間,全球水務領域共有996個PPP項目,總投資約1,240億美元。
半導體產業用水需求:半導體製造是極度耗水的產業,生產一個12英寸晶圓可能需要2,000-5,000加侖超純水。隨著技術節點不斷縮小,對水質要求更高,用水量也相應增加。穩定的水源供應對於台灣維持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
新竹海水淡化廠是台灣水利署首次與國際海水淡化解決方案營運商的合作項目,彰顯了公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在建設韌性基礎設施中的重要作用。此項合作進一步拓展了蘇伊士集團橫跨澳大利亞、中東、歐洲及東南亞的全球海水淡化業務版圖,鞏固了集團在可持續水務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地位。
該項目是政府「科技造水」政策指標工程。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工程團隊與主管機關密切高效協作,確立了先進的工程方案,為後續32個月的嚴格施工周期奠定了扎實基礎。建設完成後,將進行為期12個月的性能驗證,確保在進入15年營運維護階段前完全符合標準並具備可靠運行能力。项目计划2028年竣工,这一严谨的时间安排充分体现了各方确保工程持續實施、按期推进的堅定承諾。
創新海水淡化技術提升供水安全
新竹水源依賴降雨和水庫蓄水,因氣候變化加劇和天氣模式改變而日益承壓。這座采用逆滲透技術和蘇伊士先進工藝的海水淡化廠,是台灣强化區域供水韌性的戰略舉措,亦能滿足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該項目日產水量達10萬噸優質飲用水,服務約160萬居民以及工業用戶。項目合同總額為新台幣177億元(約5.08億歐元),並應用多項可持續設計方案,包括高效節能的工藝、緊湊的設計布局、太陽能集成系統,以及引入先進的管線清除系統進行海上管道清洗,最大程度降低環境影響。
蘇伊士將其全球領先的海水淡化技術引入新竹項目,充分展現集團透過創新技術應對全球水資源短缺的核心能力。其國際標杆項目包括澳大利亞、巴林、斯里蘭卡的海淡項目,以及近期為全球化工巨頭萬華化學集團建成的海水淡化廠。蘇伊士持續擴展全球版圖,發展中項目包括為約旦建造服務300萬人口的全球第二大反滲透海水淡化廠、菲律賓伊洛伊洛市在建該國最大規模的海水淡化設施,以及義大利南部的普利亞項目。
新竹海淡廠3D模擬示意圖。廠區設計結合海岸景觀,成為節能低碳的濱海休憩公園。
由蘇伊士與中鼎集團及宏華集團合作設計、建造及營運的新竹市大型海水逆滲透淡化廠正式動工。
關於蘇伊士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 160 多年來,蘇伊士集團一直致力於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服務,並憑藉其創新且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水務和固廢服務。集團在 40 個國家的 4 萬名員工積極與客戶攜手合作 , 為他們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週期創造價值 , 並推動其低碳轉型。 2024 年,蘇伊士集團為全球 6,800 萬人生產飲用水,為 4,400 萬人提供環衛服務;通過污水和固廢處理轉化生產 8 太瓦時的能源。 2024 年蘇伊士集團的營收為 92 億歐元。更多資訊請流覽官網: www.suez.com 或關注X和領英 @SUEZ。
蘇伊士約 70 年前進入亞洲市場,起步於東南亞。蘇伊士在亞洲有逾 6,500 名員工,已建成超過 600 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集團與各地夥伴合作為逾 2,500 萬人和 23 個工業園區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