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雙方於近日發布聯合聲明,同意互相降低關稅,美國對中國關稅降至30%,中國對美國關稅則降至10%。然而,專家分析指出,這場貿易戰的暫時休兵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包括中方是否願意提出實質性承諾、美方能否獲得中國實質讓步,以及芬太尼相關關稅的未來走向。
華爾街日報報導,市場觀察人士對美中同意削減的關稅幅度感到意外,同時也注意到雙方設定了90天的休戰期,顯示貿易爭端尚未完全解決。荷蘭國際集團高級經濟學家費希納(Inga Fechner)認為,這段休戰期難以持續,並指出此次會談結果可能被視為中國的勝利,增加了休戰破裂的風險。此外,企業可能利用關稅降低期間補充庫存,導致美國對中貿易逆差擴大。
凱投宏觀公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表示,中國成功識破了美方的虛張聲勢,並未做出具體承諾來解決美國對不公平貿易關係的擔憂。後續關注重點在於中國是否願意在談判中提供實質內容,但他認為中方不會感到有巨大壓力而需要這樣做。
麥格理證券指出,根據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的經驗,達成全面貿易協議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另一個關注焦點是美國先前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20%關稅。由於美國已大幅削減對等關稅,取消芬太尼關稅將意味著中國獲得與其他貿易夥伴大致相同的待遇。花旗經濟學家認為,關於美國藥物過量危機的相關關稅是比較容易取得成果的領域,中國政府也已暗示願意緩解川普的擔憂。
此次貿易會談也使「賣出美國」策略受到質疑。英國衛報報導,美國長期以來被視為投資股票、貨幣、債券的可靠市場,但關稅計畫揭露後引發市場動盪,促使許多投資者考慮拋售美國資產,轉向其他更穩定的市場。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以來歐洲股市表現優於美國市場,部分原因是市場擔心貿易戰對美國公司的影響。德意志銀行分析認為,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可能有助於縮小這一差距,並認為日內瓦協議「對美國股市的積極推動作用可能大於對歐洲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