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年人常見的「啤酒肚」並非單純因年齡增長或偶爾飲酒所致,而是身體發出的重要警訊。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社群媒體上解釋,啤酒肚實際上是脂肪積聚在肝臟上的現象,代表代謝系統處理脂肪的能力已經受損,是肝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美國Cedars-Sinai醫學中心2025年的研究指出,啤酒肚形成的主因並非僅是攝取過多熱量或缺乏運動,而是體內名為AKAP12-PKA的代謝軸線因酒精而受損。AKAP12是蛋白激酶A(PKA)的重要輔助蛋白,負責引導PKA正確啟動脂肪氧化並抑制脂肪合成。當這套系統受到酒精干擾時,肝臟便開始儲存大量脂肪,導致腹部逐漸隆起。
研究發現,酒精會抑制AKAP12的表現,使PKA失去導航功能,進而導致脂肪合成酵素如ACC1失控運作,最終造成脂肪在肝臟和腹腔周圍堆積。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干擾並非僅限於長期酗酒者,短短24小時內的飲酒就能使AKAP12與PKA的互動下降超過70%,脂肪堆積的速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快。
此外,酒精還會促使體內產生如MIR103與MIR186等microRNA小分子,這些物質會直接阻礙AKAP12的訊息傳遞,使整個脂肪代謝系統癱瘓。當代謝出現問題時,多餘的脂肪會先儲存在肝臟,然後擴散至腹腔與內臟周圍,形成難以消除的「內臟脂肪」。
張家銘強調,啤酒肚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要消除啤酒肚,關鍵在於恢復AKAP12的功能。研究顯示,當增強AKAP12的表現後,不僅PKA活性提升,肝臟脂肪堆積、發炎指數及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都明顯下降。因此,減少酒精攝取、多食用含抗發炎與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綠花椰菜、堅果、深海魚、橄欖油)並保持適當運動,是改善啤酒肚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