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已全數完工,武塔國小、南澳國小、四季國小、東澳國小及金岳國小等五所原住民學校皆已建成泰雅文化學習場域,這些新建的傳統建物將作為情境教室,成為傳承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基地。
此計畫去年獲教育部國教署補助970萬元,各校依特色打造不同的泰雅傳統建築,包括南澳國小的泰雅傳統家屋及文化聚會所、四季國小的泰雅傳統家屋和瞭望台、武塔國小的泰雅傳統家屋、東澳國小的泰雅文化聚會所,以及金岳國小的泰雅傳統家屋、穀倉和獵寮。
這些文化學習場域均採用木材、竹子、石板等傳統建材,並由部落耆老協助監工,確保文化的真實性。武塔國小校長楊偉琳表示,傳統家屋啟用後將安排學生在此上課,讓原鄉學子認識傳統文化底蘊,促使文化傳承在校園扎根。
縣府指出,這五所原民學校的文化學習場域旨在培養原鄉學子「走出部落的能力、走回部落的情懷」,期望透過沉浸式學習環境,精進原住民族教學課程,培養更多卓越的泰雅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