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社群媒體上提出將對中國關稅從145%降至80%的構想,引發中方學者的強烈反應。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80%的關稅率對中國也是不可接受的」,因為30%以上的關稅就已經嚴重壓縮商業利潤空間。
信強剛從美國訪問返回中國,他指出美方學界主要關注的是關稅問題,因為經貿被視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若經貿相關的科技問題和產業政策出現危機,將產生連鎖反應,影響人文交流並加劇安全與外交領域的緊張,最終衝擊中美關係的整體架構。
針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的代表團在瑞士的會談,信強認為「只是接觸而已,不會有結果」。他強調中方態度明確,要求美方先展現誠意邁出第一步。信強還指出「美國比中國急」,因為美國物價已經上升,而關稅的全面影響尚未完全顯現。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也表示,此次瑞士「碰頭會」不太可能產生具體結果,但雙方願意坐下來交流立場是個良好開端。他預測雙方未來會有更多會面,並期待對話能逐步深化為正式談判。盛九元特別指出,美國可能在6月份中國進口商品庫存出清後感受到更大的經濟壓力,「我們希望那之前可以達成關稅協議」。
信強則持較為保守的看法,認為中美之間「沒幾個月是談不出來的」,除非川普迅速轉變態度和政策,否則在如此高的關稅下,雙方難以達成實質性的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