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買房最忌諱眼高手低,若缺乏後援,首購族大多能力有限,一名網友在PTT分享自己在10年間憑一己之力買下4間房的購屋心法,專攻老公寓,他坦言:「市場就是一班列車,愈早上車愈爽愈省力。」
原PO表示,在「上車」前他放棄一切生活品質,只吃便當、不買飲料、不買車不出國,手機堪用即可,筆電一用就是12年,租屋控制在5000元內。剛出社會的3年,他做執業藥師還清學貸,在各縣市遊歷挑選有前景的居所,之後便轉職房仲,當時年收不到50萬元,存款僅有50萬,但頭期款卻要92萬元,於是他便大膽借錢湊足頭期款,只為了在起漲前搶先上車。之後原PO回歸本科工作,年收穩定維持在100萬元左右,他秉持只要存到「頭款的一半」,時機合適就寧可借錢買房,火速在10年內買滿4間房。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內行人曝購屋心法。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攝
為何只鍾情老公寓?原PO理由是「最大程度減少管理費與稅金支出」,省下來的錢也只做衛浴等重點裝修,若資金不夠,寧願室內擺爛暫時空屋也沒關係,以買房優先於裝潢,強調「愈早能買,比能出租、能居住更重要,因為三年不漲,一年漲齊」。等到他終於「買到不能再申請房貸」了,原PO才開始轉向裝潢,慢慢提高租金。
原PO也有自己一套購屋方向。首先,在「出租兼自住」的前提下,「漲幅比租金更重要」,假設高投報蛋殼區出租年收多「10萬」,但市區漲幅卻是「每年40-50萬」,因此要選擇靠近市區的老公寓,且只買不賣,減少往來精神成本、交易成本。
其次是加分項的選擇。原PO指出,醫院、捷運、火車站、學校旁、圖書館旁、正常大小的公園旁、市場夜市附近,其中必須任選三樣才行。而且是市區或市區旁,至少在導航路線1.5公里內必須有捷運或火車站,這才能確保不受少子化影響。原PO相信人口增長區不會隨便轉移,重要的地方即使房子老了,政策也會釋出更多優惠條件或強制改善。
原PO認為,以如今政府強力打炒房,加上川普關稅影響,正是找到好房子的最佳時機,對於收入不夠高、人脈不如投資客的一般購屋族來說,現在就必須看房、培養熟識的房仲,否則等到房市再度回溫起漲,絕對搶不過投資客。
延伸閱讀→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買房最忌諱眼高手低,若缺乏後援,首購族大多能力有限,一名網友在PTT分享自己在10年間憑一己之力買下4間房的購屋心法,專攻老公寓,他坦言:「市場就是一班列車,愈早上車愈爽愈省力。」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文章提到的購房策略主要聚焦在購買老公寓的心法,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延伸知識:
老公寓投資優勢:老公寓通常管理費較低或無管理費,房屋稅和地價稅也相對較低。由於老舊建築物單價普遍較低,入門門檻較低,適合資金有限的首購族或小資族入手。同時,老公寓在精華地段往往保值性較高,未來若有都更機會,也可能獲得較大增值空間。
購屋區位選擇理論:原文提到的「三項生活機能」選擇法則與都市規劃學中的「節點理論」相符,即重要公共設施(醫院、學校、捷運站等)形成的生活圈交會點,通常具有較強的房價支撐力。這也符合都市經濟學中的區位理論,即交通節點和公共設施周邊的不動產通常有較強的價值穩定性。
頭期款策略:一般銀行房貸最高可貸七成到八成,意味著需自備二至三成的頭期款。文中提到「存到頭期款的一半就買房」的策略,屬於較激進的槓桿操作,在房價上漲期可能獲利更多,但也承擔較高風險,尤其是利率變動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購屋時機:市場週期理論指出,房地產市場通常呈現循環性波動。文中提到的「三年不漲,一年漲齊」反映了房市經常出現的階梯式上漲模式。許多房地產專家也認為,市場低迷或政策調整期往往是較好的入場時機。
房產裝修策略:「先買房後裝修」的策略符合資產配置中的優先順序原則。由於房產本身通常會隨著區域發展而增值,而裝修則會隨時間折舊,因此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優先確保產權,再逐步提升居住品質,這在財務規劃上較為合理。
永續持有策略:「只買不賣」的策略可減少交易成本(如仲介費、稅費等),同時避免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這符合長期投資理論中的「複利效應」原則,讓資產有足夠時間累積增值。
少子化影響:文中提到選擇交通樞紐附近的房產可以「確保不受少子化影響」,這與人口統計學的都市集中效應相符。即使在整體人口下降的趨勢下,都市核心區域往往仍能保持人口密度,維持房產需求。
原PO表示,在「上車」前他放棄一切生活品質,只吃便當、不買飲料、不買車不出國,手機堪用即可,筆電一用就是12年,租屋控制在5000元內。剛出社會的3年,他做執業藥師還清學貸,在各縣市遊歷挑選有前景的居所,之後便轉職房仲,當時年收不到50萬元,存款僅有50萬,但頭期款卻要92萬元,於是他便大膽借錢湊足頭期款,只為了在起漲前搶先上車。之後原PO回歸本科工作,年收穩定維持在100萬元左右,他秉持只要存到「頭款的一半」,時機合適就寧可借錢買房,火速在10年內買滿4間房。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內行人曝購屋心法。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攝
為何只鍾情老公寓?原PO理由是「最大程度減少管理費與稅金支出」,省下來的錢也只做衛浴等重點裝修,若資金不夠,寧願室內擺爛暫時空屋也沒關係,以買房優先於裝潢,強調「愈早能買,比能出租、能居住更重要,因為三年不漲,一年漲齊」。等到他終於「買到不能再申請房貸」了,原PO才開始轉向裝潢,慢慢提高租金。
原PO也有自己一套購屋方向。首先,在「出租兼自住」的前提下,「漲幅比租金更重要」,假設高投報蛋殼區出租年收多「10萬」,但市區漲幅卻是「每年40-50萬」,因此要選擇靠近市區的老公寓,且只買不賣,減少往來精神成本、交易成本。
其次是加分項的選擇。原PO指出,醫院、捷運、火車站、學校旁、圖書館旁、正常大小的公園旁、市場夜市附近,其中必須任選三樣才行。而且是市區或市區旁,至少在導航路線1.5公里內必須有捷運或火車站,這才能確保不受少子化影響。原PO相信人口增長區不會隨便轉移,重要的地方即使房子老了,政策也會釋出更多優惠條件或強制改善。
原PO認為,以如今政府強力打炒房,加上川普關稅影響,正是找到好房子的最佳時機,對於收入不夠高、人脈不如投資客的一般購屋族來說,現在就必須看房、培養熟識的房仲,否則等到房市再度回溫起漲,絕對搶不過投資客。
延伸閱讀→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
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 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
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