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至7月的澎湖離島成為燕鷗的繁殖天堂,近期在澎湖本島也頻繁出現小燕鷗育雛的動人場景。這些來自紐西蘭、澳洲的二級保育類小燕鷗,由親鳥共同輪流餵食照顧,展現自然界溫馨的親子互動。小燕鷗作為夏候鳥,每年4月抵達台灣,5月開始繁殖,至8月便帶著幼鳥返回南半球。牠們主要在澎湖北海一帶的沙洲築巢繁衍,以小珊瑚碎屑、貝殼碎片堆疊成巢,每窩可產下1至3顆卵,親鳥會輪流孵育約三週。目前以吉貝島為最大繁殖地,族群數量約100至200隻,其他如澎澎灘、險礁和青螺沙嘴也有小型族群進行繁殖。燕鷗不僅是澎湖重要的生態資源,更是全球生態系統健康的指標性物種。牠們的遷徙路線、繁殖狀況和棲息地選擇,都能反映海洋生態的健康程度,並顯示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的影響。因此,保護燕鷗的棲息環境,對於維護全球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每年5至7月的澎湖離島成為燕鷗的繁殖天堂,近期在澎湖本島也頻繁出現小燕鷗育雛的動人場景。這些來自紐西蘭、澳洲的二級保育類小燕鷗,由親鳥共同輪流餵食照顧,展現自然界溫馨的親子互動。
小燕鷗作為夏候鳥,每年4月抵達台灣,5月開始繁殖,至8月便帶著幼鳥返回南半球。牠們主要在澎湖北海一帶的沙洲築巢繁衍,以小珊瑚碎屑、貝殼碎片堆疊成巢,每窩可產下1至3顆卵,親鳥會輪流孵育約三週。目前以吉貝島為最大繁殖地,族群數量約100至200隻,其他如澎澎灘、險礁和青螺沙嘴也有小型族群進行繁殖。
燕鷗不僅是澎湖重要的生態資源,更是全球生態系統健康的指標性物種。牠們的遷徙路線、繁殖狀況和棲息地選擇,都能反映海洋生態的健康程度,並顯示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的影響。因此,保護燕鷗的棲息環境,對於維護全球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