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數據突顯,就狼瘡性腎炎(狼瘡相關腎臟疾病)此一嚴重狼瘡併發症,加強相關教育與診斷已刻不容緩華盛頓2025年5月6日--世界狼瘡聯合會(WorldLupusFederation)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47%的狼瘡患者報稱腎臟受累,可引致一種嚴重且未被充分認識的併發症,即狼瘡性腎炎(狼瘡相關腎臟疾病)。逾43%受訪者指對狼瘡性腎炎認識不足或全不認識,但同時有85%受訪者報稱曾出現一種或多種相關症狀。調查結果突顯在理解、診斷及治療狼瘡性腎炎方面存在顯著差距;此症可危及生命,且對處於人生黃金歲月的人士影響尤甚。WorldLupusFederation-www.worldlupusfederation.org/狼瘡性腎炎的成因是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腎臟,引致炎症,若延誤治療,可致長期器官損害,包括腎衰竭。儘管大部分狼瘡性腎炎病例在確診狼瘡後五年內發病,但近五分一報稱有腎臟受累症狀的受訪者,從未獲醫生告知患上狼瘡性腎炎。在早期階段,狼瘡性腎炎的症狀可能不明顯。逾半受訪者指,對狼瘡性腎炎的常見症狀(53%)、應何時篩查(54%),以及篩查所用的檢查方法(57%)認識不足或全不認識。狼瘡性腎炎的症狀包括導致體重增加的體液滯留、腫脹、排尿次數增加(尤其在夜間)、血尿、泡沫尿和高血壓。「這些發現揭示了令人擔憂的現實——許多狼瘡患者正面對他們不完全理解、甚至懵然不知的腎臟併發症,」美國狼瘡基金會(LupusFoundationofAmerica)主席兼行政總裁LouiseVetter表示,「及早診斷和接受適當治療,對保護腎臟健康及預防長期損害至關重要。我們必須立即行動,消除認知差距,加強對常見症狀及妥善腎臟監測的教育,並提升全球護理水平。藉著5月10日世界狼瘡日,正好團結各界,為患者發聲,爭取更佳治療成效。」其他主要發現包括:74%聲稱腎臟未受影響的受訪者,報稱出現一種或多種狼瘡性腎炎常見症狀,平均有1.5種。每10名狼瘡性腎炎患者中,有3人表示對此症認識不足或全不認識。59%狼瘡性腎炎患者報稱曾因此症住院。逾三分一(36%)確診狼瘡性腎炎的患者,從未接受腎臟活檢——此乃診斷的黃金標準。在未接受腎臟活檢的狼瘡性腎炎患者中,54%表示對此程序感猶豫。來自84個國家、逾3,260名狼瘡患者於2025年3月參與了這項包含25條問題的調查。世界狼瘡聯合會於5月10日世界狼瘡日臨近之際發布這些調查結果,藉此強調提升公眾對狼瘡及狼瘡性腎炎的認知、加強教育、改善篩查及確保及時治療的迫切性。世界狼瘡聯合會呼籲全球的個人、組織及醫護人員利用這些數據,用於相關的狼瘡教育及認知推廣工作,分享包括本次調查結果在內的狼瘡資訊,並善用官方的世界狼瘡日工具包提升公眾認知。欲了解更多調查詳情,請查閱主要結果視覺摘要和詳細調查結果。關於世界狼瘡聯合會:世界狼瘡聯合會(WLF)由逾200個狼瘡患者組織組成,是一個致力聯合改善全球約500萬名狼瘡患者生活質素的聯盟。透過成員間的協作,該聯合會致力推動全球行動,以加深公眾對狼瘡的認識與理解,為患者提供教育及服務,並為他們發聲倡議。美國狼瘡基金會(LFA)於2015年與歐洲狼瘡組織(LupusEurope)共同創立了世界狼瘡聯合會,美國狼瘡基金會目前擔任該聯合會的秘書處。媒體聯絡MikeDonnelly世界狼瘡聯合會
[email protected]
新數據突顯,就狼瘡性腎炎(狼瘡相關腎臟疾病)此一嚴重狼瘡併發症,加強相關教育與診斷已刻不容緩
華盛頓 2025年5月6日 -- 世界狼瘡聯合會 (World Lupus Federation) 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47% 的狼瘡患者報稱腎臟受累,可引致一種嚴重且未被充分認識的併發症,即狼瘡性腎炎(狼瘡相關腎臟疾病)。逾 43% 受訪者指對狼瘡性腎炎認識不足或全不認識,但同時有 85% 受訪者報稱曾出現一種或多種相關症狀。調查結果突顯在理解、診斷及治療狼瘡性腎炎方面存在顯著差距;此症可危及生命,且對處於人生黃金歲月的人士影響尤甚。
World Lupus Federation - www.worldlupusfederation.org/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狼瘡性腎炎是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的一種常見併發症,也是最嚴重的器官受累表現之一。根據研究,大約有50-60%的狼瘡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腎臟受累的情況,這與文章中提到的47%患者報告腎臟受累的數據相近。
狼瘡性腎炎的病理機制主要是由於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引起炎症和組織損傷。國際腎臟病學會/腎臟病理學會(ISN/RPS)將狼瘡性腎炎分為六個類別(I-VI級),不同級別反映病理損傷的嚴重程度和範圍,這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和預後評估非常重要。
腎臟活檢被認為是診斷和分類狼瘡性腎炎的"金標準",文章中提到36%的狼瘡性腎炎患者從未接受腎臟活檢,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腎臟活檢可以提供關於疾病活動性、慢性損傷程度和分類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對指導治療決策至關重要。
除了文章提到的症狀外,狼瘡性腎炎患者還可能出現蛋白尿(通常是腎小球性蛋白尿)、紅細胞管型、血清補體水平下降(C3、C4)和抗雙鏈DNA抗體滴度升高等實驗室檢查異常。定期監測尿液分析、腎功能和血清學指標對早期發現腎臟受累和評估治療反應非常重要。
狼瘡性腎炎的治療通常包括誘導期和維持期兩個階段。誘導治療旨在迅速控制疾病活動性,常用藥物包括高劑量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霉酚酸酯或利妥昔單抗等。維持治療的目標是鞏固療效並防止復發,通常使用較低劑量的免疫抑制劑。近年來,生物制劑如貝利木單抗(Belimumab)在狼瘡性腎炎治療中也顯示出一定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狼瘡性腎炎在不同種族和民族之間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存在差異。研究表明,非裔美國人、西班牙裔和亞洲人群中狼瘡性腎炎的發病率較高,且疾病進展更為迅速。這種差異可能與遺傳、環境和社會經濟因素有關。
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是改善狼瘡性腎炎預後的關鍵。未經治療的狼瘡性腎炎可能進展為末期腎病(ESRD),需要腎臟替代治療如透析或腎移植。研究顯示,及早開始治療的患者預後顯著優於延遲治療的患者。
狼瘡性腎炎的成因是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腎臟,引致炎症,若延誤治療,可致長期器官損害,包括腎衰竭。儘管大部分狼瘡性腎炎病例在確診狼瘡後五年內發病,但近五分一報稱有腎臟受累症狀的受訪者,從未獲醫生告知患上狼瘡性腎炎。
在早期階段,狼瘡性腎炎的症狀可能不明顯。逾半受訪者指,對狼瘡性腎炎的常見症狀 (53%)、應何時篩查 (54%),以及篩查所用的檢查方法 (57%) 認識不足或全不認識。狼瘡性腎炎的症狀包括導致體重增加的體液滯留、腫脹、排尿次數增加(尤其在夜間)、血尿、泡沫尿和高血壓。
「這些發現揭示了令人擔憂的現實——許多狼瘡患者正面對他們不完全理解、甚至懵然不知的腎臟併發症,」美國狼瘡基金會 (Lupus Foundation of America) 主席兼行政總裁 Louise Vetter 表示,「及早診斷和接受適當治療,對保護腎臟健康及預防長期損害至關重要。我們必須立即行動,消除認知差距,加強對常見症狀及妥善腎臟監測的教育,並提升全球護理水平。藉著 5 月 10 日世界狼瘡日,正好團結各界,為患者發聲,爭取更佳治療成效。」
其他主要發現包括:
- 74% 聲稱腎臟未受影響的受訪者,報稱出現一種或多種狼瘡性腎炎常見症狀,平均有 1.5 種。
- 每 10 名狼瘡性腎炎患者中,有 3 人表示對此症認識不足或全不認識。
- 59% 狼瘡性腎炎患者報稱曾因此症住院。
- 逾三分一 (36%) 確診狼瘡性腎炎的患者,從未接受腎臟活檢——此乃診斷的黃金標準。
- 在未接受腎臟活檢的狼瘡性腎炎患者中,54% 表示對此程序感猶豫。
來自 84 個國家、逾 3,260 名狼瘡患者於 2025 年 3 月參與了這項包含 25 條問題的調查。世界狼瘡聯合會於 5 月 10 日世界狼瘡日臨近之際發布這些調查結果,藉此強調提升公眾對狼瘡及狼瘡性腎炎的認知、加強教育、改善篩查及確保及時治療的迫切性。
世界狼瘡聯合會呼籲全球的個人、組織及醫護人員利用這些數據,用於相關的狼瘡教育及認知推廣工作,分享包括本次調查結果在內的狼瘡資訊,並善用官方的世界狼瘡日工具包提升公眾認知。
欲了解更多調查詳情,請查閱主要結果視覺摘要和詳細調查結果。
關於世界狼瘡聯合會:
世界狼瘡聯合會 (WLF) 由逾 200 個狼瘡患者組織組成,是一個致力聯合改善全球約 500 萬名狼瘡患者生活質素的聯盟。透過成員間的協作,該聯合會致力推動全球行動,以加深公眾對狼瘡的認識與理解,為患者提供教育及服務,並為他們發聲倡議。美國狼瘡基金會 (LFA) 於 2015 年與歐洲狼瘡組織 (Lupus Europe) 共同創立了世界狼瘡聯合會,美國狼瘡基金會目前擔任該聯合會的秘書處。
媒體聯絡
Mike Donnelly
世界狼瘡聯合會
[email protected]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