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農業局針對每年5至7月的「東方果實蠅」高峰期進行超前部署,已在大樹、燕巢、大社及六龜等水果產區的公共區域懸掛6900個誘殺器,以有效降低果實蠅數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保障水果產量和食品安全。
根據農業局多年監測數據顯示,東方果實蠅族群密度高峰通常出現在5至7月,正值芒果、番石榴、蓮霧、荔枝及龍眼等水果盛產期。這種害蟲遷飛能力強且繁殖迅速,雌蟲會將卵產在果實內部,孵化後的幼蟲會鑽食果肉,導致果實腐爛甚至落果,嚴重影響農民收益。
隨著高雄天氣逐漸升溫,不僅有利於果實蠅繁殖,5月起的重要水果產季加上接近採收期的水果香氣更濃烈,更容易吸引果實蠅。若農民未及時防範,將導致產量減少或果品外觀不佳,影響銷售成績。
今年農業局投入超過200萬元經費,與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補助相關農會在果樹開花結果初期,於產業道路兩旁、田間道路及廢耕果園等公共區域懸掛誘殺器,有效撲殺成蟲,防止蟲卵產下。
農業局也提供農民購買非化學防治資材的補助,如酵母錠、黏蟲紙、黏膠等,金額為購買金額的三分之一,果樹每公頃最高可獲3000元補助。農民若能再配合果品套袋、清除落果等自主管理措施,將能大幅提升防治效果。有意申請補助的農民可向當地農會洽詢詳情。
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東方果實蠅是台灣果樹栽培最大的害蟲之一,不僅造成農民經濟損失,也是鮮果外銷的重大障礙。農業局將持續執行疫病蟲害監測,規劃區域防治,並與產區農會、農友合作,採取多管齊下的防治策略,提升高雄農業生產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