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4/6抑制劑作為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的口服標靶藥物,已被國內外治療指引列為第一線選擇,但目前健保僅給付最多2年治療期限,引發醫界關注。專家呼籲放寬限制,避免患者面臨停藥或自費的兩難處境。
根據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20年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7萬名女性確診。三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戴明燊指出,國內乳癌患者中,「荷爾蒙受體陽性且HER2陰性」亞型占比最高,達6成。
數據顯示,106至110年間,第0至1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9.9%,第2期為95.6%,第3期為80.5%,但第4期轉移性乳癌則驟降至39.4%。戴明燊強調,提升晚期乳癌治療成效是降低死亡率的當務之急。
真實世界數據顯示,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患者使用CDK4/6抑制劑治療2年後,超過5成患者維持疾病不惡化狀態,可持續用藥延長生命。另一研究發現,亞洲族群使用此藥物的療效更優於歐美患者,超過6成患者可持續治療超過2年。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健保署近兩年已新增或擴大給付多種乳癌新藥,但對於治療有效的晚期患者,期待健保能完全接軌國際標準,持續給付有效藥物,降低復發風險,完善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的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