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運動競賽、會議展覽已成為當前熱門旅遊主題,台灣擁有台北大巨蛋、南港展覽館、高雄世運主場館等優質硬體設備,具備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能力,但業界專家指出,行動支付服務及國際觀光行銷仍有待加強。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表示,台灣有能力舉辦3萬到4萬人規模的活動,這對吸引國際型賽事、演唱會及大型會展來台有顯著優勢。然而,交通動線、人流疏散配套及周邊住宿量能仍需完善規劃。
旅遊平台Klook認為,台灣的觀光硬體建設已相當完善,但海外行銷宣傳有待加強,關鍵在於提高台灣舉辦活動的國際能見度。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則指出,成功舉辦國際級活動能形成良性循環,持續吸引更多國際旅客。陳家瑜也提到,台灣燈會雖是主力推廣的大型活動,但因地點頻繁更換,影響國際行銷效果。
台灣觀光協會秘書長鐘逸寧強調,觀光行銷的關鍵在於人才培育。交通部觀光署計劃設立觀光研訓院,將強化研究、人員訓練及人才培育,促進業界、學界與官方的緊密合作。近年台灣成功舉辦世界賞鳥博覽會、吸引電影「台北追緝令」全片在台取景、韓團NewJeans來台拍攝MV,以及棒球世界經典賽資格賽與12強棒球賽等國際活動,觀光署和台灣觀光協會持續努力爭取更多類似機會。
觀光署長周永暉表示,觀光署積極協助大型活動攬客,不僅提供國際運動賽事補助,還協助遊程規劃及旅行社對接。全台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致力吸引國外旅客組團來台參與活動,業者配合推出優惠方案,共同提升觀光吸引力。
然而,在智慧型手機普及、支付工具多元化的時代,台灣入境旅遊協會理事長張詩怡指出,許多外國旅客反映台灣支付方式不足,應列為首要改進項目。雖然都會區使用信用卡感應、手機支付等相對方便,但當旅客前往北海岸九份、花蓮東大門等知名觀光景點時,可接受刷卡的店家仍然有限,更遑論行動支付,這間接影響了觀光產值。
周永暉認為,隨著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