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台灣約有30%民眾罹患脂肪肝,已被視為「新國病」。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提醒,脂肪肝是一種「無聲無息」的代謝性疾病,不僅危害肝臟健康,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導致免疫功能失調。
陳威龍醫師解釋,脂肪肝是指肝臟細胞內累積過多脂肪,長期下來可能引發肝臟發炎、纖維化、肝硬化,嚴重時甚至演變成肝癌。此外,脂肪肝患者也容易併發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等問題。「若已確診脂肪肝,應積極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
脂肪肝形成的五大常見原因包括:
一、飲食不當:過量攝取精緻碳水化合物(如白飯、麵包、含糖飲料)會使多餘糖分轉化為脂肪儲存於肝臟;過量攝取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會促進肝臟脂肪堆積;過量飲酒則會影響肝臟代謝功能,導致酒精性脂肪肝。
二、胰島素阻抗與高血脂:胰島素阻抗會促使肝臟過度合成脂肪,這與糖尿病、肥胖有密切關聯。血液中三酸甘油酯過高也會增加肝臟脂肪堆積。
三、肥胖與內臟脂肪過多: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更易釋放游離脂肪酸,導致肝臟累積脂肪。BMI過高或腰圍過大(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是脂肪肝的重要危險因子。
四、運動不足:缺乏運動會降低身體消耗脂肪的能力,使脂肪堆積在肝臟。
五、特定藥物與疾病:類固醇、荷爾蒙藥物、抗病毒藥物可能影響肝臟脂肪代謝。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內分泌失調問題也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預防和改善脂肪肝的四大關鍵策略:
一、調整飲食: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取,增加橄欖油、酪梨、堅果等健康油脂與高纖食物,避免含糖飲料、酒精和加工食品。
二、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同時加強阻力訓練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