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報導,中國官員在2023年12月的一場秘密會議中間接承認,北京是針對美國基礎設施進行一系列網路攻擊的幕後黑手,此舉凸顯了兩大強權之間持續升溫的緊張關係。
據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代表團將多年來對美國港口、自來水公用事業、機場等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入侵行動,與美國增加對台灣的政策支持直接掛鉤。這場在日內瓦舉行的峰會中,中方首次發出這類訊息,令美國官員感到震驚,因為他們習慣聽到中國將這些被稱為「伏特颱風」(Volt Typhoon)的行動歸咎於犯罪組織,或指責美方過度想像。
美國官員去年曾對「伏特颱風」行動發出嚴厲警告,公開指責北京企圖在美國網路系統中建立立足點,以便在未來衝突中能夠迅速發動破壞性攻擊。一名了解會議情況的前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官員的說法雖然間接且含糊,但大多數美方代表將其解讀為北京的默認,以及對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警告。
會議幾個月後,美中關係跌至新低並陷入歷史性貿易戰。川普政府高層已表示,五角大廈將尋求對中國採取更具攻擊性的網路反制。同時,美國官員和國會議員認為,北京透過「鹽颱風」(Salt Typhoon)駭客組織,持續入侵美國電信網路。
據知情的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透露,在日內瓦會議中,中國外交部高階網路官員王磊指出,基礎設施遭遇網攻是美國對台灣軍事支援的後果。雖然中方官員未直接承認責任,但與會美方人員普遍認為,這番言論證實了北京的參與,目的是警告美國不要介入可能的台海衝突。
美中雙方約有十多名代表參與這場高層會議,包括美國國務院、國家安全會議、五角大廈和情報機關高階官員。美國代表團由時任拜登政府網路空間和數位政策特使費克(Nate Fick)領導,會議內容後來向拜登政府和川普交接團隊進行了詳細報告。
網路安全專家指出,中國官員即使在私下場合,也只有在習近平政府高層指示下才會承認網攻行為。這種默認具有重大意義,可能反映北京認為與美國最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原因是台灣問題,因此有必要向川普政府發出更直接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