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高醫創新自體牙移植技術 智齒重獲新生命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近日展示了一項創新的牙科技術,成功為一名31歲唐姓女性患者進行「自體牙移植」手術。該患者原因下顎第二大臼齒因蛀牙及根尖囊腫需要拔除,醫療團隊採用先進的導航系統結合3D列印技術,將患者原本無用的智齒移植到缺牙處,術後恢復良好。

高醫牙髓病科主治醫師李惠娜解釋,根尖囊腫是由於牙髓腔內部被細菌侵入,導致牙根尖周圍組織感染形成的病變,如同口腔內的隱形威脅。傳統治療方式通常是使用人工植體,但經評估後,醫療團隊決定為唐小姐實施自體牙移植手術。

接受治療的唐小姐表示,她對能將原本認為無用的智齒重新利用感到驚喜,現在進食時感覺自然舒適,沒有異物感。她經常向親友分享這項新技術帶來的好處。

高醫牙科部主任杜哲光指出,自體牙移植手術是將患者的智齒取出後,經過專業處理立即移植到缺牙位置,並通過固定與後續調整,使牙齒在新位置穩定生長。這項技術特別適合年輕患者,尤其是那些擁有健康、多餘智齒的人,能將原本可能被拔除的智齒轉化為功能性牙齒。

牙髓病科主任莊富雄補充說明,高醫運用尖端導航系統和3D列印模型技術,不僅大幅縮短手術時間,還能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手術精準度與成功率。與人工植牙相比,自體牙移植使用患者自身的牙齒,生物相容性極佳,患者術後異物感明顯降低,恢復期也較短。

李惠娜醫師提醒民眾,若有缺牙情況,可請牙醫師評估智齒是否適合作為移植來源。她強調並非所有智齒都適合保留,若因空間不足、清潔困難或引發牙周問題,仍應考慮拔除。

高醫副院長陳芳銘表示,牙齒是民眾最關注但也容易忽視的器官,許多人往往等到疼痛難忍時才就醫。高醫牙科部透過先進技術提升自體牙移植的成功率,不僅幫助患者恢復口腔功能,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患者受益於這項技術,提升生活品質。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