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枋山風力發電計畫於3月25日在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遭遇多方質疑。該計畫擬在枋山鄉及獅子鄉河谷周邊設置10座風力發電機組,但環評會議上專家學者及地方政府均表達重大疑慮。
此風電計畫規劃在楓港溪下游沿線建置10座風機,單機容量為4至5MW,總裝置容量達40至50MW。開發單位曾強調恆春半島平均3至8級風速相當適合風力發電,且風機占地不大,周邊仍可進行農作。
然而,環評初審會議上,鳥會及環評委員指出該地區為候鳥遷徙路徑,風機可能造成阻礙。此外,專家也質疑當地河道經常變換,氣候變遷可能導致的河道溢淹風險尚未充分評估。更令人擔憂的是,預計設置地點的獅子鄉居民及學校對此計畫資訊了解有限。
屏東縣政府城鄉處明確表態與當地居民立場一致,認為開發單位對候鳥遷徙路徑及監測季節的評估不完善,且未取得當地多數民眾同意,因此「找不到理由支持」此案。
關注此案的屏南立委徐富癸則表示,雖然台灣需要多元綠能以推動能源轉型,但必須同時考量生態保育及居民觀感。目前該風機案對珍貴鳥類生態及地方生活的影響疑慮尚未釐清,將持續監督此類鄰近民眾生活圈的綠能開發案件。
環評會議最終建議開發單位補充修正相關資料後再審。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