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大大評論》歐洲為何力挺烏克蘭?——從戰略利益到英國的積極角色

2025-03-08 13:25  撰稿 / 主筆室

(圖/AI生成)(圖/AI生成)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國家與美國在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時期採取了一致對俄強硬的立場,全力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然而,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上任後,對烏克蘭的態度明顯與歐洲不同,強調「快速停戰」,甚至暗示要削減美國的對烏援助,來促使烏克蘭盡快接受俄羅斯的條件。

相較之下,歐洲國家則依舊堅定支持基輔,尤其是英國,在軍事援助方面仍保持最積極的姿態。這種美歐分歧,突顯出歐洲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戰略考量已經超越美國,而英國的行動更反映其自身在歐洲地緣政治(geopolitics)中的特殊角色。

一、歐洲支持烏克蘭的主要原因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首先來自於對自身安全的深刻考量。如果俄羅斯成功吞併烏克蘭,不僅將導致北約(NATO)東翼國家直接受到威脅,更可能徹底改變歐洲的地緣戰略格局。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而整個歐洲安全秩序也會被打破。

因此,歐洲國家認為,現在讓烏克蘭成功抵抗俄羅斯,比未來在東歐直接與俄軍對抗的代價要低得多,這使他們堅定支持烏克蘭,不論美國的政策如何變動。

歷史教訓同樣讓歐洲不敢對俄國侵略採取姑息態度。1938年,英法等國在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中對納粹德國的擴張妥協,最終導致二戰爆發。

今天,歐洲領導人普遍認為,如果現在讓俄羅斯以戰逼和、獲取戰果,將鼓勵弗拉基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政權進一步擴張,未來戰爭的風險會更高。

即便唐納德·川普政府對烏克蘭持保留態度,歐洲國家仍堅持以武裝烏克蘭來阻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在美歐政策分歧的背景下,「歐洲戰略自主」(European strategic autonomy)的概念愈發突出。喬·拜登政府時期,美國與歐洲立場一致,積極制裁俄羅斯並提供軍事援助。但唐納德·川普政府上台後,強調「和平談判」,認為美國不應無限支持烏克蘭。

這促使歐洲國家,尤其是法國、德國和英國,更加強調戰略自主,試圖減少對美國決策的依賴,獨立主導對烏克蘭的支持政策。

此外,歐洲長期依賴俄羅斯能源,但俄烏戰爭後,歐盟大幅降低對俄能源依賴,轉向挪威、美國與中東供應商。支援烏克蘭戰爭,既能削弱俄國的經濟影響力,也促使歐洲加速能源轉型,擺脫對單一供應國的依賴,增強自身的經濟安全。

二、英國在歐洲對烏援助中的特殊角色

在所有歐洲國家中,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最為堅定,其軍事援助力度更是首屈一指。隨著美國在唐納德·川普政府下可能縮減對烏援助,英國的角色變得愈發關鍵,這與其長期的地緣政治戰略緊密相連。

英國歷來奉行「均勢政策」(balance of power),致力於防止歐洲大陸出現單一強權主導的局面。俄羅斯若成功掌控烏克蘭,將大幅提升其在東歐的影響力,進一步威脅歐洲整體安全。因此,英國堅信必須透過對烏軍事援助來削弱俄國實力,確保歐洲大陸的權力平衡不被打破。

英國的這一立場甚至超越了美國,顯示其在歐洲安全事務中尋求更獨立的角色。

儘管唐納德·川普政府的立場與喬·拜登時期有所不同,但英國仍希望在美歐之間保持關鍵軍事盟友的地位。透過加強對烏克蘭的援助,英國不僅向歐洲展示其影響力,也能在美國與北約內部強化自身的重要性。

這種做法有助於英國在美歐兩大陣營間保持平衡,確保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

在軍事與軍工產業層面,英國提供烏克蘭的挑戰者2型坦克(Challenger 2)、風暴之影巡弋飛彈(Storm Shadow)等先進武器,不僅大幅提升了烏克蘭的戰力,也讓英國軍工產業從中受益。這場戰爭成為英國展示軍事科技實力的舞台,有助於強化其作為歐洲軍事強權的地位。

英國脫歐(Brexit)後,在歐盟的影響力無可避免地減弱,但透過對烏克蘭的強力支持,英國成功重新確立了自己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的領導角色。相較於德法兩國在對烏援助問題上表現出的猶豫不決,英國的堅定立場讓其贏得了東歐國家與北約內部的普遍信任。

三、美歐政策分歧下,為何歐洲仍堅定支持烏克蘭?

當前,美歐在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出現了明顯分歧。唐納德·川普政府希望推動快速停戰,減少美國的參與度,而歐洲國家則認為必須繼續全力支持烏克蘭,以確保自身的安全與戰略利益。

這種分歧凸顯了歐洲在國際安全事務中日益增強的獨立性,特別是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問題上。

歐洲支持烏克蘭的核心戰略主要圍繞四個方面:防止俄國進一步擴張以確保歐洲安全;避免重蹈二戰前綏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的覆轍;在美歐政策分歧的情況下尋求戰略自主;以及減少對俄能源依賴,重塑歐洲經濟結構。

這些戰略考量使歐洲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共識,即便面對美國政策的潛在變化,這一共識仍然牢固。

英國在這一背景下的戰略定位更加明確。它持續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力度,藉此強化自身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的領導地位;同時在美歐關係間保持平衡,確保自己作為北約關鍵成員的角色不被弱化。

英國還充分利用這場戰爭推動本國軍工產業發展,提升國際軍事強權形象。這一系列舉措使英國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了超出其經濟體量的重要角色。

隨著美歐分歧的擴大,歐洲國家在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是否會因美國政策變化而調整,仍是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問題。然而,從目前情勢來看,歐洲已經建立起相對獨立的對烏克蘭政策框架。

無論美國態度如何轉變,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很可能會持續對烏援助,以確保自身在國際局勢中的長期戰略利益不受損害。

在這場牽動全球格局的戰爭中,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不僅關乎烏克蘭的命運,也將深刻影響未來歐洲的安全架構與地緣政治形勢,甚至重塑大西洋兩岸的盟友關係。而英國的積極角色,則預示著它在後脫歐時代尋求全新國際定位的決心與方向。​​​​​​​​​​​​​​​​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平論】美麗島民調揭警訊 賴清德滿意度大跌 在野大罷免行動升溫

隨著台灣政局動盪加劇,根據最新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民調

2025-04-29 15:48

韋安觀點》人民幣VS美元「世紀貨幣大戰」:從MERS理論到貨幣戰三階段預測大結局?

從關稅開火到制度重組,一場穿透全球金融深水區,「中美被信

2025-04-29 12:16

【平論】426藍白大遊行近25萬人 賴清德天安門回應惹議 民調恐再重挫

針對4月26日藍白陣營在景福門周邊舉辦的大規模「戰獨裁」造勢

2025-04-28 09:26

【平論】藍白放下恩怨聯手抗綠 朱黃高峰會展現在野整合契機

藍白兩黨近日舉辦的「在野領袖高峰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

2025-04-23 13:06

【平論】罷免黃捷領銜人被收押 黑金組出動掀「政治辦案」質疑

近期針對多起罷免行動的司法偵辦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與爭議。以罷免

2025-04-22 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