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成功大學食品專家陳秀玲教授這樣說

2024-03-30 00:45  記者 / 張美欣

防範罕見米酵菌酸的危害有幾個大原則。(圖/台南市政府提供)防範罕見米酵菌酸的危害有幾個大原則。(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近期國內疑似食品中毒案件備受關注,台南市衛生局提醒,米酵菌酸是食物在發酵過程受唐菖蒲柏克氏菌污染所產生的罕見毒素,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如椰子和玉米,攝氏22~33度、中性pH值的環境下更易增值。此外,白木耳、黑木耳,粿條、米線也可發現唐菖蒲柏克氏菌的蹤跡;米酵菌酸會導玫患者出現急性全身無力、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如民眾攝食相關食品後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

成大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所長陳秀玲教授就提出建議,食品業者應確認食品的有效日期,並按照儲存條件進行貯存,落實先進先出原則。對於長期保存的食品應進行冷凍貯存,並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及自主管理,以確保產品的品質及安全;針對消費者,陳教授呼籲選擇信譽良好或衛生環境較佳的業者消費,並提醒大眾不要食用或料理過期、變色或有異味的食品,以防止食品中毒發生。

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網站提供了六點重要自保措施,以防範罕見米酵菌酸的危害:
第一、發酵過程需要嚴格之衛生條件,盡量避免在家中自行發酵玉米、椰奶或果肉等產品。
第二、想發酵玉米或椰子等產品,可以添加檸檬汁、醋或乳酸等酸性物質,確保混合物呈酸性。
第三、未確定來源及安全性時,避免食用。
第四、要隔夜浸泡白木耳或黑木耳,確保浸泡過程在冰箱內進行。
第五、處理食品應採取良好之衛生措施,例如對食品接觸之表面進行消毒。
第六、永遠確保食品的新鮮。不因惜福而捨不得丟棄,惜福的舊觀念,恐讓人珍惜的不是福氣,而是孳生各種致病源。(資料來源:https://www.sfa.gov.sg)

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1.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澈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4.要澈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5.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不宜放置過久,就能預防食品中毒的發生。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教育

許勝雄、張國恩獲頒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特殊貢獻獎 東海大學、泰金寶攜手培育東協高階管理人才

東海大學與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經過兩年籌備,正式啟動台泰首個

2025-05-03 19:45

生活焦點

2025新北市祈禱早餐會 侯友宜率市府團隊接受眾教會禱告祝福 點亮城市希望

新北市城市禱告行動今年邁入第四年,儘管社會局勢動盪、內外

2025-05-03 19:06

美食

王品集團寵媽大放送!夏慕尼打卡送好料、加菜金最高領840元

迎接母親節的溫馨時刻,王品集團旗下多個品牌聯手推

2025-05-02 19:06

生活焦點

東海蜘蛛人榮登全球頂尖! 卓逸民教授入選2024年生態與演化領域頂尖科學家榜單

東海大學再次展現國際學術能量!生命科學系卓逸民終身特

2025-04-30 17:23

生活焦點

永慶房屋暖心出動 助兩場園遊會歡笑聲不間斷

    給大小朋友不一樣的週末假期,永慶房屋響應兩場溫馨

2025-04-30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