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立冬進補必看!中醫師揭開體質搭配食補秘訣,避免「越補越燥」

中醫師吳佩芸推薦立冬進補選四神湯,紅棗枸杞、何首烏雞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中醫師吳佩芸推薦立冬進補選四神湯,紅棗枸杞、何首烏雞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立冬,許多人依循習俗在這天進補,但中醫師提醒,並非人人都適合進補,特別是免疫疾病患者或有嚴重發炎症狀的人應避免進補。進補也需根據個人體質挑選合適的食材,胡亂進補反而可能對身體不利,適得其反。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佩芸指出,進補的傳統源於古代,由於當時飲食條件匱乏,人們在立冬這天進食滋補食材,以增強體質,抵禦寒冬。然而現代生活條件改善,飲食豐富,很多人存在濕熱體質的問題,因此現代人進補應根據體質進行調整。

吳佩芸建議,體質不同進補方式也應有所差異。例如,經常失眠、壓力大或熬夜的人多為濕熱體質,適合選擇性平且有去濕功效的食補,如茯苓、山藥、蓮子、芡實等食材熬製的四神湯。容易疲倦、氣虛的人則可選用補氣的湯品,如西洋參雞湯;而手腳冰冷、氣血虛弱的人則適合十全大補湯或藥燉排骨。

對於不確定自己體質的人,吳佩芸推薦四神湯、紅棗枸杞雞湯或何首烏雞湯,這些湯品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進補需求,且對身體負擔較小。但她建議消化不佳者,在立冬這天應避免食用過於油膩的湯品。

中醫師同時提醒,免疫疾病患者或有嚴重發炎症狀者不宜進補,否則可能加劇病情。此外,許多台灣人喜愛冬季食用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或羊肉爐等較燥熱的湯品,對於濕熱體質、容易口乾舌燥或睡眠品質差的人,這類食補應該少吃或避免,以免影響健康。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