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剪去頭三千煩惱絲,減去身上的重量,也如收拾舊物般,清空一點心靈空間。您可知道您捨去的髮絲,可能對於癌友是一份及時雨。每年台灣有將近10萬人因癌症治療而脫髮,在癌友身上,難以控制的掉髮、脫髮,不僅是影響心理最大的因素,甚至可能放棄治療!而一頂「假髮」可以為他們帶來希望與自信,甚至重新接納自己讓癌友更有信心接受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募髮行動邁入第22年,募集髮束跟假髮製作經費,每年產出千頂假髮,已幫助超過上萬名癌友,重拾自信與笑容面對抗癌路上的挑戰!
第十屆【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捐髮活動,串聯北中南超過200位捐髮者的愛心,在七月份陸續登場!首站7/27(六)於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烈堂樓舉行,現場總共超過50位捐髮者及義剪志工共襄盛舉,捐髮者包括有媽媽帶著5位男童及7歲女兒、癌友家屬等;最小年紀5歲,也有3位青壯年男性、更有4位捐髮者已經參與2次以上的捐髮活動。
▲鄒鉦愷媽媽及姐姐一家人捐髮(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 「基金會在2002年率先成立假髮銀行,每年服務近4,000人次,累計至今已產出超過千頂假髮;隨著服務需求的增加,2006年起更啟動募髮行動,期盼透過此活動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社會大眾及學校團體響應義剪捐髮及假髮製作經費,透過「身體」的力行,將滿滿的愛傳遞給有需要的人。特別感謝長期以來台灣民眾的熱心,以及學校團體捐贈髮束給基金會,每頂假髮誕生,需要10人涓髮加上10人捐獻,成就一份愛心,期望透過眾人的參與,創造出巨大的影響力。」
▲捐髮者體驗癌友頭髮掉光情境(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蘇連瓔分享,捐髮者的付出並非僅在於剪去頭髮的那一刻,他們需要長時間持續留長髮,如這次5歲的鄒小弟弟從幼稚園時就開始留髮,許多同年齡的小朋友不能理解男生為什麼要留長髮,經由老師的解說反倒是另一種機會教育。還有一位年僅8歲的小女孩,在得知癌症患者需要假髮後,決定捐出自己一直保留的頭髮,她不僅僅是捐髮,還在3年間積攢了自己的零用錢,最終捐出了500元,成為十分之一捐獻的愛心。她的媽媽說,女兒在決定捐髮和捐錢的那一刻,她的眼睛裡充滿了堅定與愛。
▲現場超過40人體驗一起剪髮(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為了促進社會對癌症患者處境的了解和支持,這次活動不僅提供捐髮機會,還特別讓捐髮者體會到癌友在抗癌過程中可能會帶來容貌改變,而他們的髮束是如何被製成一頂假髮,包含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製作過程,更能感受到每一根頭髮的珍貴和捐髮對癌友的實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