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邦(3023)董事長王紹新於台灣電子連接產業協會舉辦的「遽變下的連接產業技術論壇」中表示,公司在人形機器人及相關應用領域的長期投資已開始顯現成效。信邦提供的機器人關節與全身線束產品預計將逐步增加出貨量,到2027年有望為公司營收帶來顯著貢獻。
王紹新指出,儘管今年產業面臨美國關稅政策及新台幣匯率波動等不確定因素,信邦仍專注發展五大核心產業(MAGIC):健康照護(Medical Health)、汽車及航空(Automotive & Aviation)、綠能(Green Energy)、工業應用(Industrial Application)以及通訊(Communication)領域。隨著苗栗廠區產能擴充、綠能應用需求回溫,加上半導體應用持續熱絡,公司預計2026年五大產品類別將全面成長。
為因應產能需求,信邦正在銅鑼科學園區進行擴廠,預計明年完工並逐步投產,2027年將進入全面量產階段。海外布局方面,信邦美國俄亥俄州新廠已投入生產,面積較舊廠擴大1.5倍,部分中國生產的產品已轉移至當地,以應對地緣政治與關稅挑戰。
在機器人業務方面,信邦主要服務美系客戶,提供具高耐彎折、輕量化、防水與高耐壓特性的關節與全身線束產品。王紹新表示,目前已有多家國際機器人廠商採用信邦產品,但相較於未來市場潛力,現階段訂單仍處於初期階段,預計2027年將進入真正的放量期。除線束外,信邦也應客戶需求生產相關板件。
半導體應用領域,信邦已獲大客戶下單,短期內將供應小型機櫃,待銅鑼新廠投產後將擴展至大型機櫃,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2027年。綠能產業方面,儘管美國政策曾引發不確定性,導致電動車品牌放緩拉貨,但王紹新觀察到部分客戶已恢復量產,帶動訂單回溫。此外,信邦也持續發展無人機領域,包括商用載人應用及軍用機種,預期將逐步成長。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