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蒙古少年塔米爾·布彥曾因唇腭裂被嘲笑為「外星人」,經過5次手術與長期復健,他不僅重拾笑容,更將這份獨特視為人生優勢。「與眾不同不是弱點,而是一種力量,」布彥自信地表示,他希望未來能成為為他人撐傘的溫暖存在。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日前舉辦2026公益桌曆頒獎典禮暨義賣記者會,來自台灣及海外的12名顱顏創作者共同呼籲大眾支持。布彥身著蒙古傳統服飾,跨越3417公里來台領獎,成為海外得獎者之一。
回憶童年,布彥分享5歲時被鄰居孩子取笑像外星人的痛苦經歷。然而,他的母親智慧地將嘲笑轉化為鼓勵:「外星人都很聰明,能製造幽浮在天空飛翔。」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十餘年的協助下,布彥透過義診及當地培育的醫療團隊獲得最佳照護,終於擁有自信的笑容。
「你很堅強,我們的樣子就很美,」布彥向其他顱顏患者傳達鼓勵。曾經的自卑已轉化為深刻的同理心,他不再在意外界批評,反而以自己的獨特為榮:「為自己的故事感到自豪吧,永遠不要害怕閃耀光芒。」
布彥的得獎畫作描繪一位撐傘的醫生,象徵那些在他生命中給予溫暖的人。他期許自己未來也能成為那個為他人遮風擋雨的人。他的故事不僅展現個人堅韌,更彰顯跨國醫療合作的成果。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公益桌曆已邁入第22年,透過義賣推廣,讓社會看見顱顏患者的無限潛力,鼓勵他們勇敢追夢。基金會邀請大眾購買公益桌曆,成為顱顏患者堅實的後盾。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