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貨櫃航運業Q3獲利預估大幅下滑 台灣船公司或因匯率因素表現較佳

全球貨櫃船公司第三季總利潤可能僅達第二季的一半水平。美國海運分析師約翰·麥考恩(John D. McCown)預測,繼第二季總利潤44億美元較第一季下降56%後,第三季獲利可能進一步降至19億至25億美元之間,中間值22億美元恰好是第二季的一半。

麥考恩分析指出,獲利下滑主要源於關稅和貿易政策變化的持續影響,特別是與美國相關的政策。川普政府實施的關稅嚴重干擾了貿易流動,導致美國入境貨櫃數量明顯減少。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估,2025年全年美國入境櫃量將較2024年減少5.6%。

儘管美國市場表現不佳,但其他地區出現了一些緩解因素。北美(不含美國)和非洲的貨運量增加,部分抵消了整體下滑趨勢。第二季全球貨櫃貨運量仍增長4.1%,但較前幾季的高增長率已有所放緩。

關稅相關的複雜性不僅減少了貨櫃運輸量,還導致海上作業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和供應鏈中斷。美國貿易代表計劃在10月對在中國建造或由中國船公司運營的船隻徵收懲罰性港口費用,這將進一步推高運營成本,可能導致運能退出或運價上漲,特別是亞洲至美西航線。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貨櫃三雄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第二季業績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萬海航運、陽明海運和長榮分別列出94.38億元、20.94億元和16.52億元的匯兌損失。法人估計,第三季可能出現匯兌回沖利益,因此台灣船公司第三季獲利有機會優於第二季,不會出現全球預期的對半砍現象。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