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2025觀點短片展揭幕:五部紀錄短片探索親情、生命與社會議題

公視「2025觀點短片展」日前舉行首映會,精選五部由新生代導演創作的紀錄短片,題材涵蓋夢想追尋、親情照護、生命消逝與歷史記憶,展現多元風格與當代視角。

《追風者》導演周禹丞記錄了兩位30歲外送員的生活:小齊為還清四百萬債務,每天工作14至15小時;阿源則是優秀外送員,懷抱創業夢想。周禹丞表示,拍攝過程如同與同齡好友相處,「雖然我們來自不同背景,但都擁有30歲的徬徨—堅定又遲疑的年紀。」為捕捉真實畫面,他需邊騎車邊拍攝,過程充滿挑戰。

《阿姨家》導演陳虹汝聚焦於七旬阿姨照顧三位成年子女的故事,特別是患有輕度智能障礙的小女兒。陳虹汝透過鏡頭探索女性在家庭中的依戀與犧牲,記錄她們未曾說出口的選擇。拍攝期間,她曾在韓國旅遊時接獲奶奶病危消息,邊哭邊拍下當時複雜的情緒與畫面。

《哥哥死後去了哪裡》導演陳俊維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追尋2013年病逝哥哥的去向。他拜訪能量風水師、靈媒和乩身,同時記錄父母因喪子而產生的情感衝突。陳俊維分享,完成拍攝後,家人間的溝通明顯改善,父母更願意表達內心想法。

《遊走族的肖像畫》導演張筱榕以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姊姊為核心,透過日記、塗鴉與舊影像,結合詩意影像與動畫,展現疾病之外的個體世界。張筱榕希望透過鏡頭重現姐姐的內心世界,並在完成拍攝後不久經歷阿嬤意外過世,讓她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無名》導演楊承澔以新店山區一處面臨拆遷的亂葬崗為背景,運用黑白影像與虛構旁白,講述一名日本女子等待丈夫歸來的靈魂記憶。楊承澔在拍攝期間曾感染登革熱住院一個月,拍攝地也因此被封山,使製作過程充滿挑戰。

公視「2025觀點短片展」將分兩集播出:9月11日晚間10點播出《追風者》、《阿姨家》、《哥哥死後去了哪裡》;9月18日晚間10點播出《遊走族的肖像畫》及《無名》。公視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