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京華城案被羈押近一年後,日前以7000萬元交保獲釋。對此,台北地檢署隨即宣布將提出抗告。知名「黑心律師」楊律師分析指出,檢方抗告可能有兩種動機:一是不願承擔任何責任,以必敗的理由象徵性提起抗告;二是對柯文哲出獄後立即對外發言感到不滿,藉抗告給予警告。他認為前者可能性較高,後者則是附帶效果。
楊律師在社群媒體上表示,雖然他先前預測檢方不會抗告,但地檢署的抗告聲明並不矛盾。他指出,地檢署聲明的第一個理由實際上反映法院與檢方對犯罪嫌疑的看法一致,既然如此,抗告便顯得多餘。此外,聲明中的第二個理由與羈押要件無關,第三個理由則完全未提供實質內容。
「若檢方真有意'儘速抗告',應該在周日就發布聲明,而非等柯文哲考慮一天並籌到保釋金後才行動,"這根本是儘慢抗告"」,楊律師如此評論。他認為地檢署的聲明更證明檢方實際上並無抗告必要,因為法院的具保裁定對檢方而言已是「明輸暗贏」的結果。
楊律師進一步解釋,檢方抗告的第一種可能是為了規避責任:通過提出必然失敗的抗告,高院駁回後,檢方既可保留「明輸暗贏」的具保裁定,又能在未來發生任何意外時(如「柯文哲搭潛水艇偷渡尋求政治庇護」等極端假設)免於承擔責任。第二種可能則是檢方對柯文哲獲釋後立即對外發言感到不滿,藉抗告表達不悅並施壓。
針對柯文哲獲准交保一事,北檢強調法院已三度裁准延長羈押,且一致認定柯涉嫌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收賄罪、圖利罪以及刑法公益侵占罪和背信罪等,犯罪嫌疑重大。北檢也嚴正駁斥柯文哲「什麼都沒查到」等言論,認為這與事實不符且企圖影響輿論。檢方呼籲社會各界尊重法院獨立審判空間,不應透過媒體發言干擾司法程序。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