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副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與前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高級官員杜如松(Rush Doshi)近日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在多項關鍵實力指標上已超越美國,美國需要聯合盟友才能有效應對這一挑戰。
文章分析指出,當前中國的發展態勢類似二戰時期的美國。中國在購買力平價、工業製造能力、有效專利數量、造船能力等多個領域已超越美國,並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對美國構成真正的戰略挑戰。
兩位前官員強調,美國應建立「同盟規模」(allied scale)戰略,聯合歐洲、日本、南韓、澳洲、印度、加拿大、墨西哥與台灣等國家與地區,在經濟、科技與軍事領域形成共同體。若此聯盟成形,其GDP將是中國的2倍以上,軍費支出也超過2倍,工業產能可佔全球一半,足以抗衡中國的經濟與地緣政治影響力。
文章警告,川普政府的經濟與外交政策可能疏遠盟友,為中國拉攏夥伴創造機會。他們以印度總理莫迪訪中為例,指出若美國繼續採取「川普式同盟」路線,依靠脅迫與懲罰盟友,雖可能獲得短期讓步,但會損害長期互信,甚至推動潛在合作國轉向中國。
相比之下,拜登政府通過推動美歐貿易與技術委員會、強化「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立美英澳核潛艇合作,以及擴大出口管制與新貿易安排等舉措,展現了以協商與夥伴關係凝聚盟友的方式。
文章最後強調,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其盟友與夥伴關係網絡。現在建立「同盟規模」尚未為時過晚,但若錯失機會,美國可能在下個世紀逐漸陷入孤立,讓中國主導未來發展。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