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過後,天氣逐漸轉涼,許多人開始出現精神不濟、手腳發冷、睡眠品質下降等「換季不適」症狀。這是因為夏季陽氣外浮、能量消耗大,進入秋季後若未及時調養,容易導致疲倦乏力、腸胃不適及皮膚乾燥等問題。從傳統養生角度來看,此時飲食應著重「扶陽養收」,適度補養陽氣,幫助身體平穩過渡到秋冬季節。
第一種推薦食材是山藥。山藥性平味甘、不冷不燥,能健脾調氣促進消化,同時具有潤肺固腎的功效,特別適合腸胃容易出問題的人。《藥品化義》中提到山藥「溫補而不峻,微香不燥」,對於換季時容易疲勞或皮膚乾燥的人尤為適合。無論是蒸熟單吃,或與大米一同煮成山藥粥,都能達到滋補暖胃的效果,是夏秋交替期間最溫和的養生食材。
第二種是桂圓。桂圓果肉味甘性溫,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夏季出汗多導致許多人氣血不足,入秋後又常伴隨淺眠、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此時食用桂圓能有效補血益氣,幫助安神養心。桂圓可直接食用,也能與紅棗一起煮成桂圓紅棗茶,香甜暖潤,早晚各一杯,對改善睡眠和穩定情緒大有裨益。
第三種食材是韭菜花。作為韭菜的花部分,韭菜花帶有特殊辛香,性溫味辛,能健脾開胃、行氣散瘀。換季時期許多人胃口下降或出現腸胃脹氣,這時在菜餚中加入少量韭菜花,能有效喚醒脾胃功能。無論是拌豆腐、拌麵或炒肉時添加一點,都能提香開胃。但需注意韭菜花偏溫性,不宜過量食用,每餐少許即可達到調理效果。
第四種食材是核桃。核桃性溫味甘,能補腎養氣、潤肺抗燥,對秋季常見的咳嗽和皮膚乾癢特別有效。《開寶本草》中記載「食之令人肥健」,指的是核桃能補精調氣、增加元氣。每天食用2-3顆生核桃,或將其打碎與米一起煮成核桃粥,既能溫腎固本,又能潤肺養顏,適合各年齡層的人食用。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