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巨人隊投手教練馬丁尼斯(J.P. Martinez)可能是全隊最了解台灣投手鄧愷威的人。七年前初見當時18歲的鄧愷威時,他就留下深刻印象:「他對操控球的旋轉有過人天分,能隨心所欲地掌握球的旋轉變化。」
現年43歲的馬丁尼斯擁有10年職業棒球執教經驗,2015年加入明尼蘇達雙城隊小聯盟體系,曾任雙城農場投手副總監。2021年轉戰舊金山巨人,擔任大聯盟助理投手教練,今年晉升為投手教練。鄧愷威2018年加入雙城隊,生涯起步就與馬丁尼斯共事。此後七年,兩人的棒球路徑多有交集。
「棒球的世界真的很小,」馬丁尼斯在接受專訪時感嘆,「與一位來自台灣的球員,先在美國某個地方、某支球隊合作,後來換到另一支球隊、來到另一個地方,我們依然保持一直以來的互動,這真的非常酷。」
馬丁尼斯回憶,鄧愷威18歲從台灣飛抵佛羅里達州報到時,就展現出控制球旋轉的非凡天賦。「他當時就能投出多種變化球,好像可以隨心所欲控制球的旋轉,丟出各種變化。」
這些年來,馬丁尼斯一直在幫鄧愷威尋找最適合的快速球。鄧愷威曾經重用四縫線速球,也有一段時期投很多二縫線速球,現在又以四縫線為主。馬丁尼斯表示,鄧愷威的四縫線速球有很好的進壘角度和上竄效果,正好與他豐富的變化球相輔相成。
「很多投手遇到控球問題時,教練常常要他們多投速球,因為大多數投手的速球控制能力最好。但愷威剛好相反,他控制最好的是變化球。他今年速球的使用率是生涯最低,整體表現卻是最好的一年。」馬丁尼斯解釋道。
馬丁尼斯指出,鄧愷威控球的關鍵不在技術,而是與打者對決的心態。他舉例8月13日主場對教士之戰,當時鄧愷威投1.2局失7分,雖然第一球好球率高達75%,但整場比賽的好球率僅60%,顯示他在對決過程中心態有些退縮,開始在邊角試探,不敢積極攻擊好球帶。
從18歲菜鳥到26歲的大聯盟投手,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