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韋安觀點》羅智強、黃暐瀚,到底誰變了?

(圖/摘自POP Radio YT影片) (圖/摘自POP Radio YT影片)

近幾日,國民黨立委、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與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之間的交鋒,成為政壇與輿論焦點。

前因:羅智強當面批黃暐瀚「變了」

9月1日,羅智強接受黃暐瀚主持的《POP撞新聞》專訪時,當面直言:「我覺得你變了。」他批評黃暐瀚在726大罷免開票當晚,看到政論節目對在野黨的譏笑,不但沒有制止,反而附和,這與媒體「監督執政」的天職背道而馳。

羅更重話指出,黃「有愧媒體人職責使命」,並提醒不要成為第二個于北辰或李正皓。

回應:黃暐瀚七點自白

面對外界批評,黃暐瀚在深夜於臉書發文,提出七點回應。他強調自己很固執,也很堅持做自己,說他相信的話,做他認為該做的事。他希望台灣更好,中華民國更強,並讓兩千三百五十萬人安居樂業、平安健康。黃的態度是「就事論事、理直氣和」,表達自己並未刻意轉向,只是忠於內心立場。

再批:羅智強搬出彭文正

9月4日,羅智強再度在臉書發文,重申自己的質疑。他引用資深媒體人彭文正為例,指出彭在馬英九時代是「三餐加宵夜」批評執政,政黨輪替後,依然以同樣力道監督蔡英文,寧可得罪綠營,也不願放棄「監督執政」的原則。羅強調,彭文正可以選擇討好民進黨,但他沒有,這才是真正勇敢的媒體人。

羅進一步質問:「暐瀚,我有說錯嗎?」他承認黃未至李正皓、于北辰的程度,但也直指在大罷免期間,黃對監督在野與監督執政的力道失衡。

誰變了?

這場爭議的核心,指向媒體人的定位與價值。羅智強認為,媒體天職在於監督執政,不該把重心放在在野黨;黃暐瀚則主張「不分執政在野,都該監督」,以示客觀。

於是問題來了:

   •   是黃暐瀚「變了」,從過去偏藍的評論者,轉而對藍營嚴厲,卻對執政相對寬鬆?
   •   還是羅智強「沒變」,依然維持他在馬英九時代的思維,認定媒體應始終以監督執政為唯一標準?

或者,更殘酷的現實是:在台灣當前的政媒生態裡,「誰變了」恐怕只是表象,而「權力與媒體如何角力」才是真正的本質。

點評:

羅智強與黃暐瀚的爭論,折射出台灣輿論場的困境:媒體人究竟要堅守「批判權力」的角色,還是順應環境、選擇性監督?羅智強藉彭文正的例子,凸顯出他對「勇敢媒體」的期待;黃暐瀚則以「雙邊監督」為自辯,認為自己並未背棄初衷。

然而,政治的風向與媒體的立場,往往隨時局而被放大檢視。當年羅智強是馬英九總統府副秘書長,如今成為藍營中堅戰將,他的言論自然帶著政治色彩。黃暐瀚身為評論人,則在藍綠夾縫中試圖保持「我說我想說」的自我定位。

最後,羅智強與黃暐瀚「誰變了」的問題,也許答案見仁見智。但更值得社會關注的,是媒體與政治之間,是否還能保有一個真正獨立、不被政黨豢養的空間。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