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果農黃政行在日治時期出生,年輕時服役於海軍,因緣際會成為由日本戰後賠償給中華民國的驅逐艦「雪風」(後改名「丹陽艦」)的末代水兵,親身參與了這艘傳奇軍艦的歷史。
雪風艦在二戰歷史上赫赫有名,是日本海軍同型艦中唯一從珍珠港事變到終戰都倖存下來的軍艦。戰後,這艘軍艦被中華民國海軍接收,更名為「丹陽艦」(舷號DD-12),在1950年代成為台灣海軍的主力艦艇。
昭和18年(1943年)出生的黃政行,於民國52年10月入伍服3年海軍義務役,是海軍艦艇兵第94梯。經過4個月在左營基地海軍士官學校的入伍訓練後,他被分配到槍砲班。「訓練比種田輕鬆,」黃政行回憶道,「當時軍隊的伙食比起農村家庭的食物好了不少。」
在丹陽艦上,黃政行被分配管理6個彈藥庫,負責儲藏主砲、副砲、防空砲和輕兵器彈藥與手、步槍。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巡視各彈藥庫的溫度,確保不超過攝氏34度,以防發生危險。
黃政行解釋,艦上官兵親切地稱丹陽艦為「老丹」,全艦官兵約有近200人。他在戰鬥時的任務是協助遞運砲彈與裝填砲彈,平日則是以左營為母港,前往馬公、基隆、金門巡弋駐防,或是護航南沙、金門運補。
到了民國50年代,海軍的主力艦已經換成美製陽字號驅逐艦,丹陽艦相比之下已顯老態。由於排定除役、艦況逐漸轉差,三個鍋爐壞了一個也不修理,出航僅能以兩個鍋爐運轉,最高航速只有20餘節。民國54年10月舉辦丹陽艦成軍13週年典禮後,丹陽艦即不再出海,並開始卸下艦上的彈藥和裝備,「一共運了30幾台卡車」。
之後,丹陽艦在左營成為訓練艦,再也沒有出航。黃政行則被轉調至甫從美國移交的巡防艦華山艦,在那裡服役約6至7個月,最後於民國55年10月退伍。
如今,黃政行在彰化經營葡萄休閒農場,葡萄產季剛過,他和家人仍勤奮地在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