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2日發布消息表示,丹娜絲風災造成約13.5萬片光電板受損,目前已有近5萬片完成去化處理,另有近6.8萬片暫置於合法場地,合計88%的受損光電板已妥善安置或處理完畢。僅剩元昱公司約1.7萬片仍堆置在嘉義縣新庄滯洪池岸邊,環保單位已限期業者於9月5日前完成清運。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元昱公司已於8月22日提交清除計畫書,並於8月28日獲嘉義縣環保局審核通過,允許展延至9月5日前完成清運。彭啓明強調,若業者未能在期限內完成清除,將面臨新台幣600萬元罰款,政府將接手清運並全面向業者求償,甚至考慮凍結業者資產。
針對廢棄光電板的處理能力,環境部澄清,太陽能板約9成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國內現有技術已能高效分離玻璃、鋁框、矽晶片等組成材料。目前國內具資源化處理機構共4家,每月處理量能達2915公噸,未來將有更多業者投入此領域。
環境部也反駁「廢光電板比核廢料難處理」的說法,強調現今技術可從模組中提煉9成以上有價值材料,非以焚化掩埋處理。同時,環境部已啟動廢棄物清理法修正,計劃將光電板納入應回收廢棄物,並研議合理費率,建立完整責任鏈,確保綠能發展更具永續性。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