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專欄作家布勞(Elisabeth Braw)近期撰文分析台劇《零日攻擊》,認為該劇不僅為台灣,也為全球面臨威脅的國家樹立了值得借鏡的範例。這部以中國侵台為題材的劇集自8月初在台灣開播後,已引起國際廣泛關注。
布勞在題為「電視能有助為入侵做準備嗎?」的文章中指出,《零日攻擊》透過10集篇章從不同人物視角展現台灣可能面臨的危機情境。劇中描繪了中國戰機在台灣外海墜毀,解放軍以搜救為名對台灣進行封鎖,隨後演變為全面包圍台灣水、空域,並導致網路中斷、金融系統崩潰等連鎖反應。
作為大西洋理事會資深研究員,布勞強調,隨著中國、俄羅斯等國威脅日益逼近,「這類故事在台灣以外的地方也同樣需要」。她指出,2023年中國曾在台灣海峽進行巡查行動,近年來對台挑釁行為還包括假訊息攻擊、選舉干預、網路攻擊、突然禁止進口台灣食品,以及多起可疑的海纜遭切斷事件。
布勞認為,台灣政府資助《零日攻擊》的製作是為了提醒民眾:威脅不會只停留在海纜遭切斷及網路攻擊層面。她比較了約10年前挪威電視劇《占領區》對挪威人產生的影響,認為「國家安全可能是最好的娛樂題材」,這些看似令人恐懼的未來情境「值得現在就加以思考」,不僅能幫助台灣民眾更好地做好準備,也能在其他國家發揮教育功能。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將於9月4日舉辦《零日攻擊》的美國首映會,進一步擴大該劇的國際影響力。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