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高雄港全球貨櫃排名下滑至第20名 紅海危機與廣西北部灣港崛起成主因

高雄港在今年上半年全球貨櫃港排名中從去年的第18名下滑至第20名。根據Alphaliner統計,摩洛哥丹吉爾地中海港(TangerMed.)與廣西北部灣港超越高雄港,分別排名第17與第19。台灣港務公司表示,丹吉爾港因紅海危機成為重要轉運港,而北部灣港則受益於跨境電商、汽車電池與太陽能等新興貨物出口增長。

外籍船公司台灣高階主管分析高雄港國際中轉量下滑的原因包括:中國大陸港口集團提供優厚的激勵計畫;東南亞深水碼頭陸續投入運營,減少高雄中轉量;外籍航商無法經營兩岸國際中轉業務;以及船公司聯盟重組後採取樞紐港策略,使高雄港被邊緣化。

另有船公司高階指出,兩岸航線貨量大幅下滑,主因是大陸商務部陸續取消多項ECFA關稅減讓,包括2023年12月取消12個石化產品、2024年5月中止134項產品,以及9月中止34項農產品的免稅待遇。

台灣港務公司分析,摩洛哥丹吉爾港因亞歐航線改道非洲,成為歐洲轉運樞紐;廣西北部灣港則因新興貨物出口需求增加而排名上升。台灣上半年進出口貿易量衰退4.7%,導致高雄港進出口重櫃衰退3%,但港務公司推出的空櫃調度獎勵帶動空櫃增加22%,緩解了部分衝擊。

展望未來,港務公司正研擬下半年客製化獎勵措施,加上七櫃自動化作業逐漸順暢,以及萬海航運長租的五櫃預計明年第一季部分營運,高雄港貨櫃量有望逐漸穩定並改善。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