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昨天(27 日)公布十六位新閣員名單,新任內閣並於今日(28 日)走馬上任。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對三位新內閣閣員提出三點期待,期待新內閣「務實、傾聽」,將弱勢兒少權益及需求列為施政重心,以照顧弱勢學生,保障兒少權益。
一、期待衛福部石崇良部長:讓早療不再是一段漫長的等待
少子化持續,特教生卻逐年增加,神經多樣性需求攀升,近年「情緒障礙」學生更呈現約四成的增幅;前端早篩到後端療育,定義與追蹤不一、跨部會資料難以銜接,家庭與學校多耗在奔波與等待中。
我們誠懇請託衛福部石崇良部長: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順位—讓孩子早療通報、評估到轉介、治療更快速,院內團隊有足夠的照護與教學誘因,並用更友善的給付與人力支持,留住兒科與物理、語言、職能、心理治療相關專業人才,不再被動流向院外市場。
依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每延誤一年介入,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會受限超過兩成,代價終將由其家庭與國家社會來共同承擔。
二、期待運動部李洋部長:把「適應體育」放進每個學校、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動起來
運動不只屬於菁英舞台,還是兒少健康與社會參與的入場卷。現行對於身心障礙運動推廣與校園適應體育的投入,在整體教育資源中占比偏低,值得更積極的關照與資源挹注。
我們期待運動部李洋部長:以孩子為中心,讓學校更容易取得合適器材與課程、透過師培與在職進修讓老師更瞭解孩子身心差異,讓家長與學生的回饋成為政策的日常養分。
當每位孩子都能安全、安心、開心地動起來,運動的光芒才真正照到每個角落。
三、期待教育部劉國偉政務次長:為實習生補上一道守護的「法律之門」
目前大專學生在校外實習期間的身分定位模糊不清,既不完全是學生,也未被明確納入勞基法保障,導致校外實習生在勞動權益上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增加了相關事故的風險。
現行專科以上學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對最低報酬、獨立申訴、跨部會稽查與跨境保險等仍有缺口,也讓境外生面臨語言與資訊不對稱風險。
劉次長以務實與企業化治理見長、強化產學接軌與國際招生,擔任校長期間獲校內外高度肯定。我們期待教育部劉國偉次長應落實保障實習生權益,加速推動「學生校外實習專法」立法,以提供實習學生全面的權益保護,讓「學習」與「勞動」同時被看見與被保護。
結語:一起把政策做成看得見的關心
我們盼望這是一個「用心傾聽、務實做事」的內閣:願意坐下來傾聽家長的焦慮與年輕人的心聲,瞭解教育現場教師、醫護與治療團隊的壓力,並能夠務實解決問題。
國教盟願與各部會攜手,建立固定而開放的對話機制,將第一線人員經驗與感受化為政策細節,讓每個孩子在健康、學習與運動上都不被落下。
行政院昨天(27 日)公布十六位新閣員名單,新任內閣並於今日(28 日)走馬上任。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對三位新內閣閣員提出三點期待,期待新內閣「務實、傾聽」,將弱勢兒少權益及需求列為施政重心,以照顧弱勢學生,保障兒少權益。
一、期待衛福部石崇良部長:讓早療不再是一段漫長的等待
少子化持續,特教生卻逐年增加,神經多樣性需求攀升,近年「情緒障礙」學生更呈現約四成的增幅;前端早篩到後端療育,定義與追蹤不一、跨部會資料難以銜接,家庭與學校多耗在奔波與等待中。
我們誠懇請託衛福部石崇良部長:把孩子的需要放在第一順位—讓孩子早療通報、評估到轉介、治療更快速,院內團隊有足夠的照護與教學誘因,並用更友善的給付與人力支持,留住兒科與物理、語言、職能、心理治療相關專業人才,不再被動流向院外市場。
依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每延誤一年介入,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會受限超過兩成,代價終將由其家庭與國家社會來共同承擔。
二、期待運動部李洋部長:把「適應體育」放進每個學校、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動起來
運動不只屬於菁英舞台,還是兒少健康與社會參與的入場卷。現行對於身心障礙運動推廣與校園適應體育的投入,在整體教育資源中占比偏低,值得更積極的關照與資源挹注。
我們期待運動部李洋部長:以孩子為中心,讓學校更容易取得合適器材與課程、透過師培與在職進修讓老師更瞭解孩子身心差異,讓家長與學生的回饋成為政策的日常養分。
當每位孩子都能安全、安心、開心地動起來,運動的光芒才真正照到每個角落。
三、期待教育部劉國偉政務次長:為實習生補上一道守護的「法律之門」
目前大專學生在校外實習期間的身分定位模糊不清,既不完全是學生,也未被明確納入勞基法保障,導致校外實習生在勞動權益上處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增加了相關事故的風險。
現行專科以上學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對最低報酬、獨立申訴、跨部會稽查與跨境保險等仍有缺口,也讓境外生面臨語言與資訊不對稱風險。
劉次長以務實與企業化治理見長、強化產學接軌與國際招生,擔任校長期間獲校內外高度肯定。我們期待教育部劉國偉次長應落實保障實習生權益,加速推動「學生校外實習專法」立法,以提供實習學生全面的權益保護,讓「學習」與「勞動」同時被看見與被保護。
結語:一起把政策做成看得見的關心
我們盼望這是一個「用心傾聽、務實做事」的內閣:願意坐下來傾聽家長的焦慮與年輕人的心聲,瞭解教育現場教師、醫護與治療團隊的壓力,並能夠務實解決問題。
國教盟願與各部會攜手,建立固定而開放的對話機制,將第一線人員經驗與感受化為政策細節,讓每個孩子在健康、學習與運動上都不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