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宜蘭地熱探勘突破4000公尺深度 中油計劃冬山再鑽新井

台灣地熱探勘近期取得重大突破,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地礦中心)宣布,在全台十大地熱潛能區中,北部、宜蘭、花蓮及東部五大高潛力區約占全台八成潛能。目前探勘重點集中於「蘭陽溪地熱區」,已完成大地電磁探勘,而中油團隊更成功鑽至4000公尺深度,並計劃今年在宜蘭冬山再鑽一口探勘井。

宜蘭被視為台灣深層地熱潛勢最高的地區,已有清水地熱電廠運作,仁澤及土場電廠也正在開發中。政府加強了蘭陽溪上游的探勘力度,近期完成的空載大地電磁探勘是今年新引進的技術,目標是找出高溫且豐沛的地熱源頭。

由於台灣地質複雜且地形險峻,地熱探勘難度極高。地礦中心已從傳統地面調查擴展至空中重力磁力聯測,透過岩石密度與磁性異常來辨識熱儲層。最近更引進加拿大MobileMT空載大地電磁技術,可解析地下一公里內熱源分布,並結合地質調查與構造分析,逐步建立深部熱儲模型。

地礦中心指出,大屯山馬槽地區測得245℃高溫蒸汽,花蓮瑞穗地區發現175℃熱水上湧通道,台東海端與延平也量測到150℃高溫,均顯示優異的地熱潛力。經濟部正加速開發宜蘭土場,並探勘員山、冬山區域,同時推動台東知本與金崙電廠計畫。相關調查成果已公開於「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中油與中研院合作的員山深層地熱研究井已鑽至4018公尺,為中油鑽井隊自行鑽鑿,也是台灣第一口探勘深度超過3000公尺的地熱井。針對蘭陽平原北部地熱的初步分析預計一個月後出爐,中油並計劃今年在宜蘭冬山再鑽一口深層地熱探勘井。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