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今年1至7月平均補票率降至0.32%,相較去年的0.56%有明顯改善。這看似微小的進步,卻讓負責營運的高雄捷運團隊感到欣慰,他們將輕軌稱為最「誠實」的軌道運輸系統,認為這是對乘客誠信的最佳回報。
高雄輕軌於去年1月1日完成環線,全長22.1公里、共設38站。去年1月17日起配合里程計價,改為上、下車均需在月台刷卡,並於2月26日正式開始收費。與捷運不同的是,輕軌站點沒有閘門管制,乘客是否誠實搭車完全取決於個人誠信。
高捷團隊每天分早中晚三班派出稽查員,每月查票總次數在2萬至4萬人次之間。若在月台發現未購票乘客,會勸導就近補刷;在車廂內查獲則需補足當日單趟最高票價35元(目前依里程分為4種票價)。
數據顯示,輕軌補票率從前年的0.06%上升至去年的0.56%,主要原因是大順路段通車後運量激增,許多乘客對新的刷卡機制不熟悉。經過持續宣導後,今年補票率已穩定下降,1至7月間以6月的0.38%最高、1月的0.21%最低,平均為0.32%,均低於去年水平。
高捷表示,這些數據反映出乘客對輕軌搭乘規則的適應與遵守,雖然只是小數點後的變化,卻是對乘客誠信的最大肯定。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