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長子鄭平於2024年接任董事長後,公司股價表現亮眼,市場上甚至有投資人稱其為「下一座護國神山」。這家成立53年的電源管理大廠,長期在科技股中扮演配角角色,如今卻因AI浪潮而站上風口浪尖。
資深分析師杜金龍近期多次讚揚台達電的表現,他分享了一個市場流傳的趣聞:「外資說有兩支股票一定要買,分別是台達電和台積電,有個人買錯買到台達電,結果漲幅還比台積電強。」這個故事恰好反映了台達電近期的強勁表現。
數據顯示,台達電2023年營收首度突破4000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達2429.54億元,年增24.76%,稅後純益241.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9.31元。多家券商已將全年EPS預測上調至18元左右,遠高於去年的13.56元。
台達電股價自2007年起大多維持在100多元,直到ChatGPT問世及輝達黃仁勳帶動的AI熱潮後才開始大幅上揚。2020年股價站上200元,2021年達300元,2023年衝至370元,去年更達434.5元,市值創下1.12兆元新高,首度躋身台股市值前五大。
今年4月,台達電股價曾因川普關稅政策跌至275元,但隨後因AI伺服器所需的電源管理與冷卻系統帶來實質營收而快速反彈。6月10日重返400元,7月16日突破500元,8月5日衝上600元,8月18日更創下688元的新高紀錄。
投資專家「股人阿勳」指出,台達電的崛起並非短期炒作,而是公司40年來打造的底層實力碰上AI產業用電暴增的風口。他解釋,傳統伺服器用電200瓦,而AI伺服器用電則高達2800瓦起跳,電源需求從一兩顆升級到六到八顆,甚至發展成獨立「電源機櫃」。輝達H100時代一櫃電源價格8000美元,GB200時代飆升至37000美元,GB300預計可達53000美元,這些「升級帳單」有相當部分流向台達電。
對於股價是否過熱的疑慮,玩股網執行長「楚狂人」表示,從歷史估值看,台達電過去數年本益比多在22至30倍間波動,合理股價約在540元附近,近期股價確實有短線「過熱」現象。不過從長期投資角度看,台達電作為台股重要權值股,往往能在景氣循環與大盤長期成長中受惠。
台達電機電事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