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多個區域存在引爆衝突的潛在風險。根據《政客》(POLITICO)的分析報告,未來5年內,印巴邊境、台灣海峽、俄羅斯與波羅的海國家、中印邊界以及朝鮮半島被列為全球最危險的五大熱點。這些地區的緊張局勢可能因誤判、軍事事故或挑釁行動而迅速升級,不僅威脅區域安全,更可能重塑全球秩序,影響核武擴散、經濟發展與國際安全格局。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邊境衝突持續令人憂慮。分析指出,2027年5月可能在印控的查謨與喀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怖攻擊,隨後兩國可能展開數天的非核導彈交火。考慮到雙方分別擁有約180枚與170枚核武器,若局勢失控,可能引發大規模核衝突,對全球環境與糧食安全造成毀滅性影響。
台灣海峽被視為21世紀最敏感的地緣政治熱點之一。報告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已將2027年設為武統台灣的準備時間表,並顯著增強兩棲作戰能力與演習頻率。若中國成功攻台,將重塑亞太地緣政治格局,可能導致日本、南韓等國考慮發展核武,並嚴重考驗美國的防衛承諾。然而,中國軍隊缺乏實戰經驗,且高層對軍方的控制並非完全,使得入侵台灣在短期內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在波羅的海地區,俄羅斯對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的威脅依然存在。俄羅斯總統普丁試圖重建蘇聯時期的勢力範圍,同時測試北約的防衛決心。儘管烏克蘭戰爭已消耗俄軍大量戰力,降低了立即入侵波羅的海國家的可能性,但俄方仍可能通過「混合行動」如小規模襲擊或挑釁來測試盟國反應,對北約構成持續心理壓力。
印度與中國在喜馬拉雅山區的邊界爭端由來已久,可追溯至1914年英國與西藏劃定邊界,並在1962年爆發戰爭,形成現今的實際控制線。2020年加爾萬河谷的肉搏戰造成印度約20人死亡,中方約40人傷亡。雖然雙方缺乏有效溝通管道,但經濟發展壓力可能抑制全面戰爭的爆發。
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長期未解。南北韓之間的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