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帶領團隊推動核三公投延役,雖未達法定門檻而宣告失敗,但同意票434萬1432張(74.17%)遠高於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25.83%),且超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在2024總統大選的得票數。
一名白營人士分析指出,此次公投同意票中,估計至少七成來自民眾黨堅定支持者。他表示,民眾黨幾乎動用全黨之力推動公投,但實際宣傳時間受到壓縮,因為726前必須協助國民黨立委反罷免,真正的實體動員與宣傳集中在投票前最後兩週。「如果有更多時間,且國民黨委員不需深陷罷免案,在野力量將更加充沛,相信公投一定能過關。」
關於票源組成,該人士認為除了民眾黨基本盤外,還包括產業界人士(特別是中高階主管、企業老闆)、淺藍淺綠選民、中間知識分子以及學界和社團力量。「民眾黨成功將公眾議題置於政黨對決之上,帶動了選舉結果。」
對於核三延役公投票數超過柯文哲2024年總統選舉得票(369萬0466票)的現象,該白營人士認為黃國昌雖無法百分百移轉柯文哲的票源,但他在國會中為反罷免案的努力,確實爭取到不少藍營選民對民眾黨的認同,加上跨黨派的學界與產業力量支持,「留下來的票源非常凝固,同時也開創了新的票源」。
他強調,這場公投最大的意義在於推動國家重要政策,「如果我們不去做,問題還是會爛在那裡」。對民眾黨而言,此次公投也讓支持者進一步理解,不論2026或2028年選舉,在野陣營適度合作將是必然趨勢。「力量如果太過分散,民進黨就還是會繼續執政。民眾黨需要保持主體性,但在可以合作的時候必須合作,至於合作程度則取決於國民黨願意付出多少力量,以及民眾黨自身能強大到什麼程度。」
一名國民黨立委則表示,核三延役公投的同意票不僅來自藍白陣營,也包括許多理性的淺綠選民。他認為此案並非民眾黨獨立提出,當初若沒有國民黨50多票支持,也不可能成為立法院提出的公投案。「同意票占比74%,足以顯示民意傾向,如果民進黨還是以未過門檻為由忽視民意,就是背離民主精神。」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