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於佛羅倫斯的「古絲綢工廠」(Antico Setificio Fiorentino)宛如時光膠囊,保存著中世紀的織布技藝。創建於1786年的這座工廠,至今仍使用數百年歷史的古董織布機,每日運轉不息,由織工們代代相傳的手藝,延續著古法織造獨特圖騰的傳統。
中央社記者獲邀參觀這座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工廠,揭開了這座「活的博物館」神秘面紗。走進低調的黑色招牌門口,穿越中庭,映入眼簾的不僅是靜態展示的古董織布機,更有持續運作的機械聲響。這裡不是刻意復古或仿古,而是真實凝結了時光,追求一種超越流行的永恆美感。
工廠製造區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約產自1850年的半機械織布機,每天可生產10到15公尺織品;另一部分是更為古老的「純手動織布機」,每天僅能生產30到40公分。這些巨大的織布機幾乎占據整個房間,從蠶繭到絲線再到布匹,每一步驟都充滿匠心。
2010年,這座工廠被義大利頂尖設計師史提法諾里奇家族收購,品牌創意總監菲力普里奇向記者展示了一塊光澤奇幻的紫色絲綢布,強調「從調色到編出細緻流蘇,古典製作方式的迷人之處,是使每塊織品都獨具特色。」如今,這些絕美奢華的布匹不僅進獻給教宗,也被運用在超級遊艇、私人飛機和豪宅酒店的裝飾中。
為傳承古老技藝,工廠提供教學體驗課程,讓有志之士學習使用古董織布機。義大利許多擁有古老莊園的權貴家族,會專程來訂做「專屬花紋」織品,工廠依慣例為客戶建檔,確保數十年後子孫仍能找到相同花色。菲力普里奇展示了一塊優雅純白織品,這是與當地修道院合作,進獻給已故教宗方濟各的特殊設計。
「純手動織布機」織出多變圖騰的秘訣在於成百上千張手工打洞的厚紙卡,這些卡片如同織布設計圖,決定織布時經線、緯線的編織方式。有些簡單織布花樣只需200張圖卡,但複雜圖案可能需要1、2千張圖卡組成,全部需由作業員一槌槌「敲」出來。
古絲綢工廠的座右銘是追求「超越時空之美」,其作品展示間同時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