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健保署資料顯示,國人每年服用超過4.6億顆便秘藥,成人中約有30%曾受便秘困擾,女性更有高達80%在一生中經歷過便秘不適。許多人形容「蹲廁所像打持久戰」或「肚子像塞了一顆石頭」,甚至因恐懼排便而抗拒上廁所,這些都反映了現代生活的真實困境。
資深中醫師在30年臨床經驗中觀察到,久坐、作息混亂、缺乏運動是功能性便秘的三大主因。便秘不僅是小問題,更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值得重視並積極改善。
從中醫角度來看,便秘並非單純的腸道問題,而是全身協調失衡的表現,與體質、臟腑功能、情緒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黃帝內經》中提到「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說明大腸的傳導功能與全身氣機運行緊密相連。
臨床上常見的便秘體質可分為三種類型:
1. 燥熱型便秘:常見於年輕人、偏熱體質者、作息不規律及愛吃辛辣食物的人。表現為大便乾硬、排便困難、口乾口苦,甚至可能出現痔瘡出血。
2. 氣虛型便秘:多見於年長者、產後婦女和久病體弱者。因推動腸道的氣力不足,表現為排便無力、便意感弱,常伴隨疲倦氣短。
3. 氣滯型便秘:常見於壓力大、情緒抑鬱和久坐不動的人。因氣機鬱結,表現為腹脹、排便不暢、胸悶易怒等症狀。
不同於單純依賴瀉藥清腸,中醫強調從根本調理體質,改善腸道自我蠕動功能,並結合飲食調整、生活作息改善及情緒調節,才能真正長久改善便秘問題。
除了中藥處方外,溫和的花草茶也能作為日常輔助,協助調整氣機、潤腸通便。以下是三種常見花草茶的應用:
1. 茴香:性溫、行氣止痛、暖胃散寒,適合氣滯或寒滯引起的便秘。現代研究顯示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脹氣。適用於腹脹、消化遲滯、寒性腹痛和排便不順的症狀,特別適合寒滯型和氣滯型體質者。建議每日取約3-5克茴香,以熱水沖泡10分鐘後飲用,餐後飲用效果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