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814空軍節 輝煌勝利耀青史

(圖/摘自王立楨臉書) (圖/摘自王立楨臉書)

多年前,一位朋友為了要在空軍子弟學校的年會上朗讀一篇詩歌,因此特別央請我以他的口吻寫下一篇歌頌空軍的文章。今天是814空軍勝利紀念日,特將此文重新發出,來紀念那群曾保衛過我們的人。

我的父親是空軍,我是空軍子弟!

我不是軍人,但我卻成長在一個像軍營的地方。

我的肩上沒有官階,但我從小就知道該對那些有官階的敬禮。
我不用執行任務,但我剛懂事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是「任務」,
因為我的父親經常「執行任務」。

我的父親是空軍,我是空軍子弟!
早上起來,看不到爸爸,媽媽說:「爸爸出任務去了。」

晚上睡覺,爸爸還沒回來,媽媽說:「爸爸出任務還沒有回來。」

有時,爸爸也會跟我說:「給你一個任務,到巷口老王那裏替爸爸買一包煙回來。」

我跑去跑回,將香煙交給爸爸時,他會很高興的摸著我的頭說:「很好,任務圓滿達成。」

兒時的我了解到,「任務」就是將所交代的事辦妥,沒有什麼難的。

直到有一天,隔壁李伯伯出任務沒有回來,我才知道「出任務」是很危險的。
看著李媽媽的臉上失去了笑容,原本活潑的李小妹也經常哭泣,我央求爸爸不要再「出任務」。

爸爸嚴肅告訴我:「軍人就是要保衛國家,大家都不出任務了,誰來保衛國家?」

我才知道,國家是需要保護的。

一般人把台灣過去五十餘年沒有戰爭的和平日子看成理所當然。

孰不知和平是要付出代價的!

五、六十年前,「解放台灣」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有行動的,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東引海戰、烏坵海戰、九二四空戰、一一三空戰,這些都是對「解放台灣」的嘗試。

是誰將那雙企圖赤化台灣的魔掌擋在海峽彼岸?

知彼知己才能在戰場上穩操勝算,為了了解中共內部的情報,黑貓中隊及黑蝙蝠中隊的對大陸偵察任務,在那期間從未間斷,「我們必須去,但不一定回來!」並不是當時的一個口號,而是一種信念。

為了中華民國的生存及台灣島的安全,我們的父執輩們踏著烈士們的血跡,飛遍了祖國大陸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飛機上帶去了賑災的救濟包裹,帶回了寶貴的情資。

在這個過程中,真是有許多人再也沒有回來。

陳懷生、張育保、李南屏、黃榮北、周以栗、尹金鼎、葛光遼......等一百餘位烈士,他們為了全體國人的安全,而將鮮血灑在祖國大陸的空中,他們在碧潭空軍公墓中的衣冠塚中,除了他們的衣物之外,更埋葬了他們全家的幸福!

但是,有幾位國人在乎他們的死是為了誰?

然而,因為他們的犧牲,中華民國得以在台灣繼續存在,我們有了個安定的環境可以發展經濟。 

我的父親在執行任務時,從沒寄望國人了解他對國家的付出。

國人或許不知道,也可能選擇忘記。
但是歷史不會忘記,我父親對國家的盡忠。

我的父親是空軍,我是空軍子弟!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