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郭智輝11日與汽車零組件產業業者舉行座談會,針對美國對台灣實施20%暫時性關稅的衝擊,提出六大因應對策。這些措施包括建議財政部檢討貨物稅政策以擴大內需市場,並協助中鋼降低生產成本以讓利給中下游業者。
自美東時間7日起,美國對台灣實施20%暫時性關稅,而大部分汽車零配件出口至美國的關稅則屬於232條款範圍,自5月初起已課徵25%關稅。為此,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召開「美國加徵關稅對車輛零組件產業影響座談會」,邀請台灣外銷售後市場維修件及國內原廠製造商供應鏈大廠進行深入交流。
郭智輝針對汽車零組件產業提出的六項對策包括:導入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提升生產效率;透過汰舊換新政策引導業者添購高效能設備;集中採購原物料提升議價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道提高研發投抵額度;建議檢討貨物稅政策擴大內需市場;推動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的信用保證措施降低匯率風險。
與會業者表示,相較日韓輸美零件已享有15%關稅,建議台灣持續爭取降低零件關稅。業者也指出受電價、匯率波動、原物料價格及內需不振影響,希望政府能穩定電價及匯率,並參考國際趨勢推動維修免責修法。
郭智輝強調,台灣汽車零組件製造業約有1741家,近三年外銷值均突破2200億元新台幣,其中美國市場占比約達五成。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經貿環境,政府將積極與業界即時連結,整合更精準的產業政策與支持行動方案,協助業者將挑戰轉化為躍升國際的契機。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