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AI商機蓬勃發展及關稅前拉貨效應的雙重推動,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持續攀升至歷史高點。根據主計總處11日公布的統計數據,6月電子零組件業平均加班工時達27.9小時,已連續24個月呈現正成長,續創45年來次高水準。
主計總處最新受僱員工統計顯示,6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總工時為173.3小時,因工作日數較多,較上月增加5.6小時;而平均加班工時為8.6小時,較上月減少0.5小時。
製造業方面,6月加班工時為17.5小時,年增1.1小時,連續13個月正成長,但較5月略有下降。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解釋,由於5月有端午假期,工作天數較少,而6月工作天數多1天,因此不需要那麼多加班時數。然而,製造業總工時較5月增加,顯示企業備貨動能仍然強勁。
與AI發展密切相關的電子零組件業,在AI商機爆發及關稅上路前拉貨效應的助推下,出口表現亮眼,這也反映在加班工時數據上。主計總處統計顯示,6月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維持在27.9小時,與5月持平,繼續保持45年來次高水準。
譚文玲指出,製造業內各行業表現有所差異,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業表現較佳,傳統產業則相對疲軟。從出口及加班工時數據來看,電子零組件業確實表現相當突出。
對於美國即將於8月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譚文玲表示,相較其他經濟指標,加班工時能較快反映市場變化,若有影響,預計將在8、9月數據中顯現。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