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肺結核藥物「淨核膠囊」供應短缺至11月 專家憂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引發更廣泛藥品短缺

國內重要肺結核藥物「淨核膠囊150毫克」(Rifabutin)因原料藥問題,將實施「控貨」措施直至11月中旬才能恢復正常供應。專家表示,此藥為肺結核第二線用藥及鳥型分枝桿菌第一線用藥,年用量超過22萬錠,短缺將嚴重影響免疫力低下患者及愛滋病患者的治療。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黃玫甄指出,「淨核膠囊」屬必要藥品,國內僅此一品項獲准上市。目前建議醫療院所優先供應給無法耐受Rifampin副作用或與其他藥品有交互作用的病人。雖然有Rifampin成分的藥品可作為替代,但需根據患者情況謹慎使用。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該藥主要用於第一線藥物無法使用的肺結核患者,以及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的病人,特別是免疫力低下族群。藥物短缺可能導致患者被迫更換藥物,增加副作用風險,甚至面臨無替代藥可用的困境。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分析認為,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已對專利藥與原料藥市場造成衝擊,「淨核膠囊」的供應問題只是開始。他強調,台灣約有6500名肺結核患者,用藥中斷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可能增加疾病傳播風險。黃理事長呼籲衛福部應盡快公開藥品庫存盤點結果,透明揭露庫存量及替代品資訊。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